建立中学生英语学习“成长档案袋”的实验研究
李常秀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思源学校 662500
引言
当前初中英语评价存在显著局限:多数学校依赖期中、期末笔试,仅关注知识掌握结果,却忽视学生在语言运用中的思考、修改与差异化优势——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模式,既违背新课标“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也与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逻辑脱节。人教版教材(七至九年级)以“单元主题”构建“输入-实践-输出”闭环,例如七年级下册 Unit 5“Why do you like pandas?”要求完成“动物介绍”的口语与书面任务,传统评价仅对最终成果打分,却忽略学生从“词汇匮乏”到“表达流畅”的进阶,也无法关注学生在“口语表达”“创意设计”等方面的差异。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构建与人教版教材适配的“成长档案袋”,验证其对学习效果与态度的影响,探索符合实际的过程性评价路径。
一、成长档案袋的内容设计与人教版教材的适配实践
“成长档案袋”需紧扣人教版教材单元主题与教学目标,避免“材料堆砌”。本研究结合七年级教材主题,将档案袋分为“语言实践成果类”与“反思进阶类”,均以具体教材内容为依托:
“语言实践成果类”聚焦单元技能培养,收录阶段性成果。如七年级上册 Unit 3“This is my sister”(,档案袋收录“三级口语材料”:初始录音、课堂修正后录音、单元拓展录音;八年级上册 Unit 8“How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收录书面初稿、教师批注修改稿、“制作讲解”短视频(口语与动作结合,强化实践)。
“反思进阶类”侧重学习审视,且反思紧扣教材知识点。如七年级下册 Unit 7“It's raining!”,学生 记录:“写‘What do you do on rainy days?’时漏助动词‘do’,对照教材 P41 例句‘What does he do? 才发现错误,下次会先回忆教材句型”;Unit 10“I'd like some noodles.”,学生反思:“总把‘I'd like 说成‘I want’,老师说‘I'd like’更礼貌,我把这个句型写在档案袋‘重点卡’上,练习前必看”。
二、成长档案袋的理论支撑与育人逻辑落地
档案袋设计基于核心教育理论,通过具体场景实现育人目标: 从建构主义视角,档案袋助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实验班学生王某整理 Unit 6(饮食调查主题)材料时,发现初稿“eat apple every day”的错误,对照教材 Unit 6“可数名词复数”知识点,自主修正为“eat apples”,并反思:“教材早讲过‘apple 可数,无 a/an 时用复数’,整理档案袋才发现规律”——这正是“知识主动建构”的体现。
从多元智能理论,档案袋打破“唯分数论”。实验班学生张某书面成绩中等,但在 Unit 5(动物介绍主题)中,提交“英语动物漫画”(标注“panda eats bamboo”“tiger lives in forests”),画面生动、表述准确。教师在档案袋评语中肯定其“视觉智能与语言智能的结合能力”,张某因此重拾自信,后续主动参与“英语漫画比赛”并获奖,实现差异化评价。此外,档案袋培养元认知能力。学生赵某整理 Unit 9“When is your birthday?”材料时,发现首版邀请卡仅写“Come to my party”,缺时间、地点,参考同学档案袋优秀作品及教材 Unit 9“时间表达”知识点,重制完整邀请卡,并总结:“下次做任务先列‘要素清单’,避免遗漏”。
三、实验结果与档案袋的教学价值转化实验通过“学业成绩”与“学习态度”验证档案袋价值,并实现教学转化:
学业成绩上,实验班期末平均分 80.9 分(提升 5.4 分),对照班 75.5 分(提升 0.3 分);实验班听说模块从 23.7 分升至 28.3 分,远超对照班的 23.9 分。学生李某在访谈中说:“档案袋存了 7 次 Unit 3家人介绍录音,‘she’的发音从‘xi’纠正为‘ʃiː’,听力也更准了”——这是档案袋学业价值的直接体现。
学习态度上,82%的实验班学生“愿意主动练英语”(对照班 50% ), 78% “清楚自身优劣势”(对照班 37% )。态度转变推动行为优化:实验班主动请教问题人数增 58% ,Unit 6 饮食调查中,38 人将调查对象从同学扩展到家人(对照班仅 11 人),源于档案袋让学生“直观看到进步”,激发动力。 此外,档案袋实现“评价-教学”闭环。教师分析档案袋发现,学生对“名词单复数”(如 Unit 6“tomato-tomatoes”)困惑较多,后续教学增加“教材例句对比+错题整理”环节,该知识点正确率从 61% 升至 88% ,实现“以评价反哺教学”。
结束语
本研究证实,初中英语“成长档案袋”是与人教版教材适配、以理论为支撑的评价工具,能弥补传统评价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反思能力。但实验样本仅覆盖七年级两班,后续可扩大范围,探索其在八、九年级的适配策略(如结合九年级 Unit 3“问路”主题设计实景任务档案)。总体而言,该档案袋连接教材目标与学生成长,为初中英语评价改革提供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 钟小静. 初中英语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实践与效果研究[J]. 英语教师, 2023, 23(8): 124-127.
[2] 蔡敏.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与过程性评价的融合路径——以“成长档案袋”为例[J]. 基础教育参考, 2024, (2): 56-59.
[3] 徐永强. 建构主义视角下初中英语成长档案袋的设计与应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3, 46(11):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