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背景下公务接待管理与廉洁自律监督策略分析
王哲坤 杨蕙饴
国家管网集团河北建投天然气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八项规定的执行,意味着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制度化和常态化的新时期。公务接待是政府行政行为中一个外显的窗口,公务接待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监督机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于政府廉洁形象的评价。现实维度上,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务接待情景的日趋复杂,传统管理模式暴露出动态化监督和风险防控上的许多不足。如何从制度约束和实践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以机制创新来实现公务接待管理精细化和廉洁自律监督全覆盖关系到党和政府的长远执政根基,极具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八项规定背景下公务接待规范化管理策略
(一)细化接待标准体系
在八项规定持续深化落实的背景下,公务接待规范化管理对于标准体系精细化程度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目前,各区域和各级单位的接待标准还存在着一些模糊地带,这对规范管理造成了障碍。细化接待标准体系,需要从多维度出发,建立一个全面,准确和可操作的标准框架。在食宿上,根据接待对象职务级别和地区消费水平的不同,确定了不同等级宾馆的使用范围,并制定了详细房间类型及配套设施的标准,如果是为省部级干部明确可以安排行政套房的,则房间面积和设施配备都需要符合具体的标准;厅局级或更低级别的干部会设置标准房间,并对房间内的基础设施提出明确的要求。餐饮标准方面,按接待规模和场合性质确定人均餐费限额,区别工作餐和正式宴请的不同种类,并针对菜肴的数量和品种进行规定、原料的选择要有标准,比如工作餐主要是家常菜,菜的多少要根据人的多少来合理决定,以免造成浪费;形式上的宴请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特色菜品,但是需要严格控制费用。在交通安排上,确定了不同层次接待对象所适合使用的交通工具种类,比如省部级官员可以安排一定排量公务用车、厅局级官员可以安排中档商务车,并且对汽车的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等作了限定,杜绝了超标准用车。与此同时,对于接待工作的其他方面,比如礼品赠送和场地布置,都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来确定礼品价值的上限以及场地规模和装饰要求,保证接待活动各环节有章可循,消除超标准接待。
(二)优化审批流程管控
优化公务接待审批流程,是确保接待活动符合和高效进行的关键环节。传统审批流程环节烦琐,效率不高,监管漏洞较多,很难满足新形势下规范管理要求。优化审批流程管控,需要在流程设计,责任明确和技术支撑上采取全面措施。在流程设计方面,搭建了“一站式”的审批平台,把接待申请,审批和备案集成于一套系统之中,实现了全过程的线上线下运行。接待单位按照公务活动的安排在本系统内提出接待申请,详细描述接待对象、接待事由、接待时间、接待地点和接待标准,同时上传有关公函及其他证明材料。审批部门实时收到系统内的申请后,根据预设审批权限及程序进行审批,对于满足要求的申请要及时审批,对于不满足要求的申请要一次告知理由并返回修正,以免重复交流造成时间浪费。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审批职责,建立了详尽的审批职责清单,并规定审批人员应对受理申请是否真实合规性负总责,对于审批不严格造成超标准受理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运用技术手段强化流程监管,系统记录整个审批过程信息并可追溯审批痕迹,在建立预警机制的前提下,对于临近或者超出接待标准的应用,自动向审批人员发出警示,杜绝违规审批。另外,还建立了审批结果公布制度,对经批准的接待活动信息定期在本单位内或者指定平台上进行公布,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提高了审批过程透明度、公信力。
二、基于八项规定背廉洁自律监督保障策略
(一)构建多维监督网络
构建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为一体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在内部方面,纪检监察部门会同财务和审计部门组成专项监督小组常态化巡查,季度全面巡查不少于 1 次,每月随机抽查 1 次,主要核实接待台账和费用报销凭证,发现问题要及时催办[2]。
外部层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参与专项督查,每年至少组织 2~3 次集中检查,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畅通社会监督通道,开通 24 小时举报热线电话,研发网络举报专用平台,并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广泛传播举报途径,鼓励公众监督举报违反规定公务接待。对群众举报线索要及时调查、核实,对属实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置,处置结果要向社会公布,提高监督实效,编织监督网络。
(二)强化监督问责机制
明确违规公务接待行为责任确认标准及处罚办法,通过严格追责倒逼责任落实。建立了详尽的违规清单,覆盖了超标准接待,虚报费用,借机公款消费,审批把关不严等各类情况,相应地明确了相关责任认定标准及处罚措施。对于超标准接待和虚报费用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情节较轻者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返还违规费用;情节严重者,予以经济处罚,并调离工作岗位;情节严重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同时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又追究失职失察领导干部的责任,并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予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和党纪政务处分。要建立问责台账、细致记录问责情况、定期“回头看”等制度,确保问责处理落到实处,形成强大威慑,督促公务人员守住廉洁自律底线。
(三)深化廉洁教育与文化建设
要把廉洁自律教育融入公务人员培训体系之中,形成崇廉尚俭、崇尚廉洁的机关文化氛围。我们会定期举办关于八项规定精神和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专题学习活动,并确保每年至少组织两次集中培训,同时还会邀请纪检监察干部参与、法律专家开展案例讲解、法规解读、廉政讲座,通过解剖典型案例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增强公务人员的纪律与规矩意识[2]。
再者,开展廉洁自律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以调动公务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加深学习效果。除此之外,还营造了崇廉尚俭机关文化氛围,以宣传栏,内部刊物和电子显示屏为载体定期传播廉洁理念和廉政故事;办公场所贴廉政标语,设置廉政警句桌牌;创建廉政文化走廊,陈列廉政文化作品和廉政制度规定,使公务人员潜移默化地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自觉遵守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从根本上构筑廉洁自律防线。
三、结语
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公务接待的规范化治理和廉洁自律监督,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践行,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向行政领域的投影。构建精细化的标准体系,全流程的管控机制和多维的监督网络为公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框架并构筑起权力规范运行的防线。深化治理逻辑可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效能,明晰行政伦理边界,重构政民信任关系。从长远看,唯有变刚性约束为内在自觉,变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公务接待的政治属性,行政功能和社会价值才会在动态平衡之中得以实现,从而不断涵养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
参考文献
[1]罗星.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论创新、重大成就与实践要求[J].观察与思考,2025,(06):78-86.
[2]吴传毅.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作风建设[J].学习月刊,2025,(05):18-20.
[3]刘玉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效落实的路径解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