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监护机制下油气储运承包商作业安全管理体系优化策略
施国恩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新疆输油气分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油气储运作业的突出特点是高风险和高复杂性,承包商是一线作业的主体,承包商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近些年来,虽然安全监管力度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管理漏洞导致的事故仍然频繁发生,这暴露了现有安全管理体系对动态风险处理的局限性。双监护机制的提出通过构建双重责任约束和监督体系有效地加强了对作业过程的控制,但是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和协同机制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深入探讨在这一机制下安全管理体系优化路径对提高油气储运产业本质安全水平,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现实意义。
一、油气储运承包商作业安全管理现状与双监护机制内涵
油气储运作业过程中涉及高危介质和复杂的工艺流程,承包商作业安全管理对确保行业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承包商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着制度执行不力,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近五年因承包商管理漏洞引发的安全事故占比达 38% (见表 1),暴露出现有管理体系的不足。进一步分析,从制度执行的角度来看,一些承包商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流于空泛;人员安全意识方面,一些作业人员违规操作,心存侥幸;监管体系方面,出现了监管力量分散,信息沟通不顺畅的现象[1]。
表 1:近五年油气储运行业承包商引发事故占比情况

双监护机制指由承包商自身安全管理人员与业主方安全监管人员共同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这一机制的目标是通过双重把关加强作业现场风险管控以弥补单一监管主体存在的局限。承包商监护人员依靠长期参与相关操作,对操作流程和技术细节了如指掌,能准确地识别出操作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业主方的监护人员从全面的安全标准和合规性的角度进行监管,以确保所有作业活动都符合行业的规范和企业的要求。两者互相配合构成了一个更加综合的安全防护网。实际操作时,承包商监护人员能及时改正作业人员不规范的行为,业主方监护人员能针对施工方案不满足安全标准部分给出整改建议,共同确保作业安全。
二、双监护机制下油气储运承包商作业安全管理体系优化策略
(一)完善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
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优化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厘清双监护主体具体责任。因此,需要组建一个由承包商项目经理和业主安全主管共同领导的安全管理团队,该团队主要负责整体的作业安全计划和协同工作。该团队定期举行安全管理会议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2]。
具体而言,承包商监护人员承担着作业人员培训,技术交底和现场操作的规范监督等任务。就作业人员培训而言,既需要基础安全知识的训练,也需要对特定作业项目的专门训练,训练完成之后需要经过评估,评估通过才能上岗。技术交底应细致全面,以保证作业人员对作业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现场操作规范监管期间,应当建立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记录在案,督促纠正。
除此之外,业主方监护人员负责审核施工方案合规性、检查安全设施配备、监督应急预案执行情况(见表 2)。对施工方案的审查应从几个维度来评价,主要是方案能否满足有关安全标准以及能否兼顾作业现场特殊条件。检查安全设施的配备情况,应保证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具有足够数量和较好的性能。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对预案可行性、有效性进行检查。以细化职责分工规避监管盲区来提升管理效率。
表 2:双监护主体职责分工表

(二)强化制度流程建设
在双监护机制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作业流程,即制订《双监护作业安全管理规范》,其中明确了监护人员的资质标准、巡查的频率以及问题的处理步骤。监护人员需要有相关专业知识及一定年限工作经验、经过专业培训及获得相关资质证书。规定监护人员至少每隔 1 小时现场巡视 1 次,发现隐患需 15 分钟报告,开始整改程序。对一般的隐患则需要承包商 24 小时之内整改完毕;如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刻暂停所有作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只有在整改完成后,业主方和承包商共同验收合格,才能重新开始作业。
再者,优化作业审批流程,规定承包商报送的施工方案须经过业主方安全部门和技术部门的双重审查,以保证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在审查期间,两部门应从安全、技术等角度分别提出建议,承包商应依据建议加以修正和完善。建立隐患台账,做到问题查找,整改和验收闭环管理。台账应当对隐患的内容,发现的时间,责任人员、整改措施、整改期限、验收结果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于跟踪管理与追溯。
(三)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
为了提高双监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对承包商和业主方的监护人员进行了联合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油气储运安全法规、风险辨识技术和应急处置方法。在进行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加入模拟隐患排查和应急救援演练的实践操作课程。定期组织评估,保证监护人员持证工作,对评估不合格的人员需要进行补考或者再培训。
同时,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以案例警示和模拟演练的形式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比如每个季度都会进行消防应急演习,演习应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内容涉及火灾报警、人员疏散和初期火灾扑救。每半年举办 1 次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内容涉及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和应急知识,并设立了大量奖品,调动了作业人员参与积极性,增强了全员安全意识。
(四)优化安全技术保障
在高科技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智能安全管理系统的引入为双重监护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例如,通过物联网设备对作业现场的温度和压力进行实时监控、可燃气体浓度及其他参数、异常自动报警推送到监护人员的手机终端。该系统也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3]。
与此同时,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可视化监管,方便监护人员进行远程的监管和引导。视频监控系统需要覆盖作业现场的关键区域和环节,确保监控画面清晰可辨,并具有录像存储功能,存储时间不得少于 30 天。除此之外,给作业人员安装智能穿戴设备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控,防止疲劳作业和突发疾病等原因造成安全事故。该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对作业人员心率,血压,体温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在数据异常情况下及时报警提醒监护人员及作业人员做好相关处理。
三、结语
油气储运行业的安全管理,是确保能源稳定供应和社会经济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的环节。基于双监护机制的承包商作业安全管理体系优化既是对原有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进,也是行业面对复杂风险和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系统性和多维度优化策略建设一个权责明确,体系完善、技术先进、员素质过硬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打破传统安全管理局限,增强产业整体安全防控能力。这种实践探索给高危行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对于促进行业安全管理朝着规范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方向迈进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望. 油气储运企业碳管理现状及体系构建[J/OL]. 石油学报( 石油加工),1-10[2025-07-10].
[2]郭志伟.浅析油气储运设备的维修保养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5,45(12):40-42.
[3] 黄 嘉 杰 . 油 气 储 运 设 备 的 管 理 策 略 与 维 护 关 键 探 析 [J]. 模 具 制造,2025,25(06):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