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及调控

作者

李沛卓 张道嵩

国电投(天津)电力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当今世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其清洁、环保、可再生等优点,在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常由光伏阵列、逆变器、控制器等组成,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直接接入配电网,实现电力的就近消纳和利用。然而,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等特点,其接入配电网后会对配电网的电压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电压升高、电压波动和闪变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配电网的电能质量,还可能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因此,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及调控策略,对于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机制

2.1 电压升高问题

配电网在正常运行时,电压沿馈线潮流方向逐渐降低。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后,若光伏电源的出力大于本地负荷需求,多余的电能将向电网倒送,导致馈线上的传输功率减少,从而使沿馈线各负荷节点处的电压被抬高。电压升高的程度与接入光伏电源的位置及总容量大小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若光伏电源接入位置靠近馈线末端,且容量较大时,接入点的电压很可能会越过上限,导致电压超标。例如,在某实际配电网中,当在馈线末端接入容量为 1MW 的分布式光伏电源时,接入点电压升高了约 5% ,超出了正常电压范围。

2.2 电压波动和闪变问题

由于太阳辐照度的变化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出力也随之波动。当光伏电源出力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配电网中功率的不平衡,从而造成局部配电线路的电压波动和闪变。若电压波动和闪变与负荷改变叠加在一起,将会引起更大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如在多云天气条件下,太阳辐照度频繁变化,导致分布式光伏电源出力在短时间内大幅波动,使得配电网中某些节点的电压波动幅度超过了规定限值,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用电。

2.3 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由于各相光伏阵列的安装位置、光照条件等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各相光伏电源的出力不均衡,从而引起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三相电压不平衡会使电力设备产生额外的损耗,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能影响一些对电压平衡性要求较高的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例如,在某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的配电网中,由于三相光伏电源出力不平衡,导致部分三相异步电动机出现振动加剧、发热严重等问题。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影响的调控策略

3.1 优化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和容量

在规划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时,应充分考虑配电网的结构和负荷分布情况,通过合理选择接入位置和优化接入容量,减少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可利用潮流计算等方法,分析不同接入位置和容量下配电网的电压分布情况,选择电压影响较小的接入方案。例如,优先将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负荷中心附近,这样既可以满足本地负荷需求,减少功率传输损耗,又能有效降低对电压的影响。同时,根据配电网的承载能力,合理控制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容量,避免因容量过大导致电压问题。

3.2 采用无功补偿技术

无功功率的合理补偿可以有效改善配电网的电压质量。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通过在光伏逆变器中增加无功补偿功能,使其在发电的同时能够根据电网电压情况,动态调整无功输出,维持电压稳定。当配电网电压过高时,光伏逆变器可吸收无功功率,降低电压;当电压过低时,

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提升电压。此外,还可在配电网中安装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等无功补偿装置,对系统无功进行统一调节,提高电压稳定性。例如,在某配电网中安装了 STATCOM 后,电压波动范围明显减小,电压合格率从原来的 85% 提高到了 95% 以上。

3.3 实施电压调节装置

在中低压配电网络中设置有载调压变压器和电压调节器等调压设备,能够根据配电网电压的变化自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或输出电压,将负荷节点的电压偏移控制在符合规定的范围内。有载调压变压器可在带负荷的情况下调整电压,适应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出力变化带来的电压波动。电压调节器则可对特定线路或区域的电压进行精细调节,提高电压质量。例如,在某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中,通过安装有载调压变压器,并结合电压调节器的协同工作,有效解决了电压越限问题,使配电网电压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3.4 应用智能电网技术

借助智能电网中的先进技术,如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DEMS)、广域测量系统(WAMS)等,可以实现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和配电网的实时监测与控制。DEMS 能够根据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出力预测、配电网负荷变化以及电压等信息,优化调度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设备,实现电力的合理分配和电压的稳定控制。WAMS 则可实时采集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电流等数据,为电压调控提供准确依据。通过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电压问题,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可靠性。例如,某地区在建设智能电网后,通过 DEMS 和 WAMS 的协同运行,有效降低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提升了配电网的整体运行性能。

四、案例分析

以国网为例,该配电网中原有负荷较为稳定,电压运行状况良好。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大量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该配电网。在接入初期,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调控,配电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电压问题,如部分节点电压升高超过 10% ,电压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用电和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首先,对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位置和容量进行了重新优化调整,将部分位于馈线末端且容量较大的光伏电源转移至负荷中心附近,并根据配电网承载能力,削减了部分区域的光伏接入容量。其次,在光伏逆变器中增加了无功补偿功能,并在配电网关键节点安装了 SVC 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同时,建立了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分布式光伏电源和配电网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

五、结论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其接入给配电网电压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深入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机制,包括电压升高、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三相电压不平衡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如优化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和容量、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实施电压调节装置以及应用智能电网技术等,能够有效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提高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清然,张建成.含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配电网电压越限解决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22).

[2]方景辉,温镇.分布式光伏就地自适应电压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