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层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作者

徐小影

身份证号码:130281199012085144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正经历着从传统施工模式向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效、环保、高质量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建筑企业的青睐。在高层建筑中,机电安装工程是建筑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其复杂性和技术含量较高,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机电安装领域的应用,对提升整体建筑品质、优化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优势

2.1 质量控制优势

传统机电安装施工中,现场作业环境复杂,包括高空作业、交叉施工等多重风险,且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管道连接不严密、线缆敷设不规范等。装配式施工通过工厂化预制,在标准化、规范化的环境下进行,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质量的影响,提高施工精度和整体质量。例如,预制风管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可以保证风管的尺寸精度、风口位置的准确性,减少现场切割和调整,从而降低泄漏风险。预制管道支架则采用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保证了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了现场焊接带来的质量隐患。

2.2 效率提升优势

装配式施工将部分施工环节转移到工厂进行,减少了现场工作量,缩短了工期。例如,传统的管道安装需要在现场进行切割、焊接、试压等多个环节,工序繁琐,耗时较长。而采用预制化管线,只需在工厂完成管道的加工和组装,然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连接,大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施工效率显著提高,且预制件的标准化生产也使得材料采购、运输、管理更加便捷,从而进一步缩短了工期,如预制机电箱体的应用,减少了现场配线、接线的工作量,大大加快了配电系统的安装进度。

2.3 成本控制优势

装配式施工初期投入可能较高,但从长远来看,其在材料损耗、人工成本、工期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预制件减少了材料浪费,例如预制管道,减少了现场切割造成的损耗,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加快了施工进度,使得项目能够提前竣工,从而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和管理成本。减少了现场管理人员,因为现场工作量减少,对管理人员的需求也相应降低,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2.4 环保节能优势

装配式施工可以减少现场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和噪声,降低环境污染,如预制化管线可以减少现场切割产生的金属屑,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预制构件的采用减少了大量的现场焊接,可以降低噪声污染,改善施工现场环境。预制件的标准化生产也有利于材料的回收利用,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例如,预制管道的接口方式可以使用卡扣连接,方便拆卸和回收,有利于材料的循环利用。此外,预制构件通常在工厂内生产,工厂会对废料进行集中处理,避免了废料在现场随意堆放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高层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装配式施工的技术应用

3.1 预制化管线

在高层建筑的机电安装工程中,预制化管线作为装配式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在工厂内统一预制风管、给排水管道以及电气管线等管线,在确保制造尺寸的高精度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整体施工效率。预制管线的设计需充分考虑建筑的整体布局和空间需求,结合 3D建模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提早进行碰撞检测,减少现场的调整工作。在接口选择上,应采用可靠且便于安装的连接方式,如卡箍、法兰或螺纹连接,确保密封性和连接的牢固性,避免泄漏和后期维修困难。预制完成后,应严格控制尺寸精度,进行焊接质量的无损检测和打压试验,以确保管道无渗漏,防腐处理等工艺也须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管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每一段预制管线都应标记清晰,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时的对照检验。采用预制化管线不仅降低了现场焊接和切割的工作量,减少了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还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质量,为后续的机电系统

高效、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3.2 模块化设备间

在高层建筑的机电安装工程中,模块化设备间是将各类机电设备及其辅助系统集成在工厂预制的整体模块内,通过整体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一次性安装,从而大幅降低现场施工的工序复杂度和作业时间,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与设备质量。比如,预制消防泵房、变配电室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不仅实现设备的标准化生产,也方便后续的维护和检修工作。设计阶段,需要充分结合建筑整体布局和机电系统的功能需求,合理确定设备间的尺寸、布局和空间布置方案,确保模块内部的设备布置便于检修,并留出必要的检修空间和吊装通道。同时,预留好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接口,在技术执行层面,要严格控制预制模块的尺寸精度,保证其与建筑结构的贴合度,确保施工精度。为防止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设备的损坏,预制过程中还需加强设备的保护措施,采用防护措施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在现场安装时,应优化模块与管线、电气线路等的连接方式,采用快速接头、插拔式连接器等便于施工和后期维护的连接方式,提高连接效率和可靠性,同时配备良好的防水密封措施,确保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和耐久性。通过这种集成化、标准化的预制装配,能够有效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和潜在风险,提升设备安装的精准性和品质,为高层建筑的机电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3.3 集成式支架

在高层建筑的机电安装工程中,集成式支架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并保障安装质量。集成式支架是指将各种管线、线缆以及设备预先安装在工厂预制的支架上,然后整体运至现场进行吊装,以此减少现场支架的制作与安装工作量。在设计阶段,需要综合考虑管线、线缆、设备的种类、数量、重量以及安装位置等因素,进行严谨的结构设计,确保支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应预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固定点,方便现场安装。预制工艺应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例如自动化生产线,保证焊接质量,并进行电镀或热浸镀锌等方式的防腐处理。现场安装时,应优化支架的安装方式,提高安装效率和作业安全,可以采用预埋件配螺栓连接的方式,从而确保安装的牢固可靠。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进行仔细复核,确保支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以满足规范要求并为机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坚实支撑。通过集成式支架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现场作业时间,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机电系统安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

3.4 智能化管理平台

结合 BIM 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机电安装工程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对预制件的生产、运输、安装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全过程的质量追溯。该平台将 BIM 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有机结合,对预制件的生产、运输、安装全过程进行可视化管理,从而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工程的精细化、全过程的质量追溯,确保每个环节的合规性和质量可控性,有效优化工程管理流程,降低施工风险,提升建筑机电系统的整体质量和运行效率。

4 结语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环保节能。但装配式施工也面临着设计、技术、材料、成本、管理等方面的挑战。通过优化设计,加强标准化,加强技术培训,加强成本控制,完善管理体系和管理平台,提高协同工作的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J].陕西建筑,2022,(6):178-181.

[2]程玉,陈勇,刘正福.预制装配结构的机电安装技术特点及配合策略[J].新材料•新装饰,2020,2(7):36-36.

[3]崔马力.机电安装工程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维泽科技),2022,5(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