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行业需求对接的研究
佟雷
黑龙江省高级技工学校
一、引言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产业发展输送一线技术工人的关键任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速,智能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也在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数量增加、质量提升、能力复合的新特点。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强调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融合,是技工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与行业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导致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制约了技工院校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深入研究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行业需求的对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对接的理论基础
(一)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体系。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职业性,紧密围绕行业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二是强调实践性,实践教学比重较高,通过实训、实习等环节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进行学习和实践;三是注重综合性,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四是体现校企合作性,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和评价等环节,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行业需求对技工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导向作用
行业需求是技工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革新以及岗位能力要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随着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对具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维护、智能网联系统调试等技能的人才需求大增,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及时调整课程目标,更新课程内容,将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纳入教学体系。同时,行业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实际需求的一致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行业岗位工作。
三、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对接的现状与问题
(一)课程目标与行业岗位需求存在偏差
当前,部分技工院校在确定工学一体化课程目标时,缺乏对行业岗位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一方面,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课程目标未能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对新兴技术和岗位需求的关注不足。例如,在一些传统机械加工专业,课程目标仍然以传统机床操作技能培养为主,而对智能制造领域所需的数控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等技能培养涉及较少,使得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行业对高
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更新滞后于行业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行业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但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教材内容陈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教材中关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较少,无法反映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例如,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5G 技术、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但部分技工院校的教材中对这些技术的讲解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项目案例和实践操作指导。此外,课程内容的设置往往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脱节,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实际工作中难以直接应用,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四、企业需求对接的策略
(一)基于行业需求精准定位课程目标
技工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企业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涵盖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智能制造专业课程目标设置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等专业技能外,还应将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意识、质量控制观念等纳入课程目标,确保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建立课程目标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行业需求的变化及时对课程目标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动态更新课程内容,融入行业新技术
建立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信息沟通,及时了解行业技术发展动态。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融入课程内容。
五、结语
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是提高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技工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各方协同合作,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持续优化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为行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0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02]王扬南.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4):5-13.
[0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04]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2019-01-24.
[05]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