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酒店二次消防设计中疏散系统的优化设计探讨

作者

江贞一

四川远建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43000

引言:

近几年来,酒店发展较快,各种主题性酒店、商务酒店、度假酒店不断涌现,建筑规模和内部功能日益复杂。酒店的火灾事故往往具有人员多、疏散困难、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点。酒店二次消防设计,是在建筑原有消防的基础上,根据酒店功能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设计,疏散系统设计是二次消防设计的重中之重,当下部分酒店疏散系统疏散路径欠合理、应急标识不清晰、防排烟和应急照明系统不完善,严重影响了疏散系统效率,对酒店二次消防设计中疏散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酒店二次消防设计中疏散系统的现状分析

(一)疏散路径规划存在缺陷

在酒店的二次消防设计过程中,有些项目过于注重对空间的利用率和功能性的发挥,导致疏散通道设计不科学,部分酒店为了增加客房或者打造酒店的特色空间,将疏散通道进行不合理的曲折、变窄,甚至在疏散通道上放置设备、摆物等等。例如有的酒店走廊过多,在走廊中装饰过多的景观和设施,使原本狭窄的疏散通道变得更加狭窄,严重影响了人员的疏散速度以及效率。也有部分酒店,疏散楼梯间设置不合理,造成疏散距离过远,增加人员疏散在火灾中的危险性[1]。

(二)应急标识系统不规范

应急标识系统是引导人们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进行正确疏散的重要标志,但当前酒店的应急标识体系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应急标识少,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应急标识,特别是一些死角、一些隐藏的地方没有应急标识,这样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就无从辨别方向;二是应急标识质量低,有些应急标识的明暗度低,可视度不强,在烟雾大等火灾环境下根本就找不出来;还有部分酒店的应急标识安装不合理,没有设置在显眼和人员容易找到的高度,起不到标志的作用。

(三)防排烟与应急照明系统不完善

防排烟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是人们逃生的重要辅助系统,但是在酒店的二次消防设计中防排烟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防排烟系统,有的酒店排烟孔数量不够或者位置设置不合理,遇到火灾不能将烟雾快速排出去,这样人员疏散就受到阻碍,视线不畅通,不利于疏散。还有的酒店的应急照明系统,有的没有应急照明灯或者照明灯的亮度不足,供电时间短,遇到火灾照明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应急照明系统线路敷设不规范,线路老化短路问题比较普遍,遇到火灾应急照明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二、酒店二次消防设计中疏散系统的优化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疏散系统的第一要求,在疏散系统中要确保人员疏散的路线,任何可能导致人员无法疏散的因素,都要在疏散系统设计中排除。疏散通道的宽度、高度满足相关消防规范要求,能够保证火灾发生时大批人员的快速通过。应急标识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都要充分考虑到火灾环境因素,确保其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够正常使用,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保障。

(二)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就是要求疏散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疏散人员出去。疏散系统疏散路线应该简单直接,走捷径、少绕弯、少拐角,缩短疏散距离。应急标识系统要具有简单明了、方向性强等易读、易辨认功能,能直接快速地指示人员疏散。防排烟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应该快速反映,能够在火灾第一时刻启动,为人员疏散提供良好的疏散环境,提高疏散效率[2]。

(三)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原则,即疏散设计要充分考虑人员的逃生心理和行为。疏散路径尽量简洁,以直线或折线(且为简易折线)为主,避免人员无路时手足无措、胡乱乱窜。应急标识简单易识别,采用颜色、图形符号,便于不同

民族文化、年龄层次人员识别。此外,可适当在疏散通道及楼梯间隙处设置人性化设施如扶梯、休息平台等,以满足老弱病残人员的疏散需求。

三、酒店二次消防设计中疏散系统的优化设计策略

(一)科学规划疏散路径,构建高效逃生通道网络

酒店疏散路径优化需立足建筑功能分区与人员流动规律,打造清晰简洁的逃生网络。布局上,疏散通道应与客房、餐饮、会议等主要功能区直接相连,规避迂回转折与交叉干扰。路线设计要契合物理空间规范,避开柜子、隔断等障碍物,保证净宽、净高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针对餐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区域,需增设安全出口,缩短疏散距离,采用环形或双通道疏散路线,缓解拥堵。高楼层的疏散楼梯间应优先设防烟楼梯间,配备前室与机械加压风机,防止烟气蔓延;楼梯间门加装闭门器、顺序器,采用常开甲级防火门,确保火灾时自动封闭,保障疏散安全。此外,借助 BIM 技术模拟疏散人流,精准计算密度与时间,科学规划通道,提升疏散方案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二)完善应急标识系统,强化可视化引导功能

应急标识系统从数量优化、质量提升、日常维护 3 个维度入手,实现全域可视化导向。标识数量,在疏散两侧、安全出口顶部、楼梯转角,以电梯、廊道末端等易走错位置为主,以视觉高度( 1.5-1.8m )为下限,以间距不大于 20m 为标准,实现连续的视觉导向。标识质量,标识照明应采用高光效的 LED 或蓄光自发光,以视觉高度( 1.5-1.8m )不低于 10cd/m2 为标准,保证浓度 0.3m-1 时满足烟雾穿透;标识图符、文字应严格按照 GB13495.1-2015《消防安全标志第 1 部分:标志》要求,采用中文、英文、中英文对照等文字,增加国际通用图语。为保证标牌标识能正常使用,应建立月查、季检制度,对标识亮度和供电时间进行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的灯,对破损面板进行维修,除尘,确保标识表面干净光亮。也可以使用智能标牌,使用物联网系统对故障进行系统自动报警、远程监管、远程管理[3]。

(三)优化防排烟与应急照明系统,筑牢安全保障防线

防排烟、应急照明系统应该系统设计、智能控制、多系统联动,成套安保系统。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时候防排烟系统应该根据酒店建筑楼层高度、功能分区情况设计,中庭、大堂等大空间高空间设计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电动排烟窗排烟、快速排烟,房间、走廊等空间设计有机械排烟口 (30m⩽) ,加压排风井,使火灾排风产生负压,排烟口安装在房间顶棚的正中或者距离房间顶棚顶 ⩽0.8m 处,利用热烟排烟形成负压排烟。应急照明系统采用集中供电、集中控制、LED 高显色灯具、地面水平照度 ⩾3lx 人员密集 ⩾5 lx,不少于 90min ,灯具安装位置无遮挡,利用嵌入式、嵌入式、吊装式、吊装式、悬挂式照明灯具照明,消除照明盲区。更重要的是与防排烟、应急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当烟感、温感探测器感应火情发出报警信号时,启动着火区域排烟风机、应急照明灯具、消防广播系统,发出疏散指令,实现“报警-监测-疏散”的自动联动,保证了疏散人员的安全。

四、结语

酒店二次消防设计中,疏散系统优化至关重要。现有设计在路径、应急标识、防排烟及应急照明系统存在问题,影响逃生安全。需从安全、快速、人性化原则出发,科学优化各系统设计。施工时应严格依规,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提升智能化与可靠性,为生命财产及酒店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泽宗.高层酒店消防设计分析——以菲莉喜来登酒店为例[J].中国住宅设施,2024,(12):31-33.

[2]朱园园.基于五星级酒店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J].房地产世界,2021,(03):19-21.

[3]韩玉平.某温泉度假酒店及海岛大厅消防设计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07):956-957+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