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住宅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技术探究

作者

陈苗

身份证号:511322199708129018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住宅成为城市居住建筑的主流形态。高层住宅电气工程涵盖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电气系统消防电气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其安装施工需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多系统协同,同时满足用电负荷大安全标准高后期运维便捷等要求。传统施工模式下,因前期规划不足施工流程不规范技术应用滞后,易出现管线交叉冲突配电箱安装偏差电气安全隐患等问题,不仅增加施工返工成本,还可能影响后期居民正常用电与居住安全。

一、高层住宅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核心技术要点

1.1 管线敷设技术

前期规划与路径设计,施工前需结合建筑结构图纸与各专业管线图纸,明确电气管线的敷设路径,优先选择梁内板内或墙体预留沟槽敷设,避免在承重结构关键部位随意开槽。对垂直管线,利用电梯井管道井等专用空间设置管线井,采用分层固定方式,确保管线垂直偏差符合要求。管材选择与连接工艺,根据使用场景选择适配管材,强电线路优先选用阻燃型钢管或 PVC 管,弱电线路可选用屏蔽型管材以减少信号干扰。管材连接时,钢管采用丝扣连接或套管焊接,确保接口牢固密封。管线固定与防护,管线敷设过程中需按规范间距设置固定支架,避免管线因自重或振动移位。

1.2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配电箱与配电柜安装,配电箱配电柜需安装在干燥通风无振动的位置,安装前需检查设备外观与内部元件完整性。安装时确保箱体垂直度与水平度符合规范,箱体与墙体之间做好密封处理,防止灰尘或水汽进入。终端设备安装,开关插座安装需与墙面装饰面平齐,位置符合居民使用习惯,避免与家具摆放冲突。灯具安装需根据重量选择适配固定方式,重量较大的吊灯需采用预埋吊钩或膨胀螺栓固定,确保承重安全;应急照明灯具需安装在疏散通道转角处或楼梯间,位置醒目且断电后能快速启动。电梯电气设备安装需与电梯机械系统协同,确保控制柜曳引机等设备的电气接线准确,安全保护装置的电气联动功能正常。

1.3 配电系统安装技术

干线敷设与连接,配电干线采用电缆或母线槽敷设,电缆敷设需避免过度弯曲,转弯半径符合规范要求;母线槽安装需保持水平或垂直,接头处做好绝缘处理,确保导电性能良好。分户配电安装,分户配电箱需按户型用电负荷配置,安装位置便于居民操作与检修。箱内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与过载保护装置,确保住户用电安全;分户线路需分回路设计,照明插座空调等回路分开控制,便于故障排查与检修。接地系统安装,高层住宅需设置完善的接地系统,包括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接地体采用镀锌角钢或钢管,埋深与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接地线选用多股铜芯导线,连接牢固且接地电阻值符合标准。

二、高层住宅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控技术

2.1 施工质量管控技术

前期质量控制,施工前组织技术交底,明确各环节质量标准与技术要求,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核心技术要点。对进场材料与设备进行检验,核查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对关键材料进行抽样送检,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过程质量控制,建立工序交接验收制度,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管线敷设完成后,需进行通球试验与绝缘电阻测试,确保管线通畅线路绝缘性能良好,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通电调试,检查设备运行参数与功能是否正常。竣工质量验收,竣工阶段需对电气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包括接地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通电试运行等。对照设计图纸与规范要求,核查管线敷设设备安装配电系统等是否符合要求;对居民分户电气设施进行逐一检查,确保开关插座灯具等终端设备使用正常,漏电保护装置动作可靠。

2.2 施工安全管控技术

临时用电安全管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系统,配电箱设置漏电保护器,且动作电流与动作时间符合规范。临时线路需架空或穿管保护,避免随地拖拉;用电设备金属外壳做好接地保护,严禁私拉乱接线路。高空作业安全管控,高层住宅电气施工中,管线敷设设备安装常涉及高空作业,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带安全帽,搭设安全脚手架或使用高空作业平台,确保作业平台稳定可靠。在阳台外墙面等临边部位作业时,设置防护栏杆与安全网,防止人员坠落;高空作业工具需系好安全绳,避免工具掉落伤人。设备吊装安全管控,对配电箱配电柜等重型设备吊装时,选用适配的吊装机械与吊具,检查吊具强度与稳定性,严禁超载吊装。吊装过程中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指挥人员与吊装司机保持有效沟通,确保设备平稳起吊与安装,避免碰撞建筑结构或其他设备。

三、高层住宅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技术优化与创新实践

3.1 BIM 技术在施工规划中的应用

管线碰撞检测,利用 BIM 软件构建建筑结构与各专业管线的三维模型,将电气管线模型与给排水暖通管线模型整合,提前排查管线交叉冲突部位,优化管线敷设路径,减少施工中的返工调整。在管线井内通过 BIM 模型合理布置电气电缆与给排水管道,避免空间拥挤导致的施工困难。施工进度模拟,基于 BIM 模型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将电气安装各工序与时间节点关联,模拟施工全过程,识别进度瓶颈并优化施工流程。通过模拟确定管线敷设设备安装的先后顺序,避免工序颠倒导致的工期延误;利用 BIM 模型向施工人员直观展示施工要求,提升技术交底效率。

3.2 绿色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

节能设备选用,安装节能型配电箱灯具与电器元件,例如采用 LED 节能灯具替代传统白炽灯,选用低损耗变压器与节能型开关电器,减少设备运行能耗。在电梯电气系统中,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电梯运行负荷调整转速,降低电能消耗。光伏与储能系统集成,在高层住宅屋面安装光伏组件,配套建设储能系统,通过电气线路将光伏电能接入住宅配电系统,为公共区域照明或居民用电提供补充电源。安装过程中需合理设计光伏组件的安装角度与接线方式,确保光伏系统与原有配电系统协同运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3.3 施工协同管理技术优化

建立协同管理平台,搭建施工信息共享平台,整合设计图纸施工计划质量检测等信息,实现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的实时沟通与数据共享。施工人员通过平台获取最新图纸与技术要求,监理人员通过平台实时查看施工质量检测数据,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班组协同调度,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电气施工班组与其他专业班组的作业时间与空间,避免交叉作业冲突。在墙体砌筑阶段,提前与土建班组沟通,预留电气接线盒与管线孔洞,减少后期墙体开槽;在装饰装修阶段,协调电气班组与装修班组的作业顺序,确保开关插座灯具安装与墙面装饰同步推进。

结语

高层住宅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技术的规范与优化,是保障居民用电安全提升居住品质的关键。通过掌握管线敷设设备安装配电系统安装等核心技术,强化质量与安全管控,融入 BIM 绿色节能等创新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施工痛点,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工业协会。高层住宅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Z]. 2024.

[2] 王志强。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与质量管控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3] 高层住宅电气管线敷设技术研究 [J]. 建筑电气,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