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项目式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与反思

作者

杜晶 颜明明

汪清县第一职业技术高中

随着国务院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出台,电商行业蓬勃发展,影响各行各业。为应对就业竞争加剧和“数字电商”的趋势,人才培养亟需改革。教育部强调基于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的课程改革,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成为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被提倡以结合职业需求,培养信息能力。[1]当前,中职学生已具备网络信息获取、分析和表达能力,适合项目实践中的合作探究。

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 WQ 职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和老师的调研发现,现有的信息技术课堂缺乏创新性,多数课堂以“演示操作+模仿操作”的模式,学生只要模仿就可以了,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打字课,对专业没有什么用处,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更多的在于反复练习技能,没有重视信息意识和信息思维的提升,只知道操作怎么进行,但不知道操作可以应用的场所,缺乏对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2 最后课堂分层教学明显,教师侧重讲练,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个人能力,单一式任务和操作,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数字化项目式教学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优势

项目式教学模式不光是寻求一个真实的项目,更多的是帮助教师完成课堂主体的转变,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学习的课堂。以笔者班级为例,通过课前调查问卷,结合企业实际岗位能力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认为内容,教师辅助准备学习资料和技能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切实把学生变为课堂主体。同时通过学生主动选择学习内容,让项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可以更高效的对课程进行全方位思政渗透。依托数字化平台,项目充分展示了思政与技能的结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自信为核心,结合“制造强国”和“工匠精神”的时代要求,通过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的具体实践,使学生深入理解并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同时增强对“制造强国”和“工匠精神”的认识和尊重。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不同主题视频项目的创作进行思政渗透,润物细无声的把思政与技能集合。3

三、数字化项目式教学在中职《信息技术基础》课中的实施过程

(一)结合学情推送项目

中职电商专业的学生对于数字化工具兴趣高,但对于文字类的编辑和内容的设计接触较少,从实际工作需求出发,以一个“真实工作任务”启点,双线并行贯穿“工作流程”为核心,围绕“任务要求”来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如在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部分,笔者通过学习通在线调查,最后确定“社区学院文化自信宣传 ppt”校企合作项目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通过项目需求分析,小组通过在线资源查找方向,了解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分析企业给出的文字内容并借助现代化 AI 工具进行大纲框架的构建。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企业需求及演示文稿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标准,提升信息素养,同时渗透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内容。

(二)结合内容定教学策略

充分结合学情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笔者以企业小组模式,依据个人能力和意愿选择不同的小组任务,初步实现分层学习的目标。通过“课前-导问题”,“课中-汇问题、探方法、编作品、评成果、精技能”,“课后-创新作”的“三部七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课前:组长负责,提前组织团队成员,搜集相关资料,思考项目中会遇到的问题。

课上:各组汇报自己的问题和初步解决办法以及自己无法解决的内容,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学习技能,完成项目,点评成果,分层巩固展示成果。

课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不同能力的作业,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达到分层巩固所学,同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依托数字化平台突破重难点

笔者依托超星学习平台,建设包括视频、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的资源库,还与教研组教师共同完成题库。利用现在数字资源库,学生通过“三步走”的方式完成课前预习、自我检测,课中选择技能视频辅助操作,课后完成自我测评。同时教师通过在线数据统计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更有效的进行分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4

四、数字化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后,笔者观察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通过课后数据显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问题转换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项目与思政相结合,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认知有了增强,学习态度的改变是最明显的。企业导师反馈学生的作业质量有明显的改善。通过项目,学生深入的了解了企业岗位的要求,真正做到了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个人信息素养显著提升。

为了更好地实施数字化项目式教学模式,我们主要采用“企业小组”的分组模式,融合不同能力的学生,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与成长。注重理实结合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技能与课堂教学的练习多维度评价,通过过程性和成果性评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5

虽然数字化项目式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限于笔者能力和实际教学环境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校企合作项目具有滞后性,企业先发布,学校后应对,岗位体验上还是存在差异。

[1]于浩,潘春波,朱蕾,等.目式学习赋能信息科技教学变革[J].当代教研论丛,2024,10 (01): 42-46[2]杜晶.中职学校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管理策略[D].延边大学,2021.

[3]许美玲.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44):35-[4]何苏宁.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优化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23,(33):81-84.

[5]王健.培育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打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施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7):19-23.

【课题信息】:本文系 2023 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科研课题,课题名称: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XHY04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