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作者

李悦享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063000

引言

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正由表层技术应用向深层组织变革推进。作为企业运行的核心职能之一,财务管理正经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与“战略型”的升级转型。然而,多数企业在财务领域的数字化改革仍停留在工具引入层面,未形成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与价值创造的深度融合。财务管理中信息割裂、反馈滞后、人才结构单一等问题依然突出, 重制约企业经营效率与决策质量。因此,研究在数字化背景下重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路径,探索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机制,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

当下多数企业财务管理仍停留在记账和算账方面,对财务成果的侧重要比对财务流程的重视高得多。财务科层框架较稳定,但职能部门分工明确,每一组数据的运行独立且封闭,导致工作协作出现困境。时至今日,信息输入也大多是人力输入和定点表格输入方式,并缺少动态性更新和跟踪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常被动服务于业务,不能及时应对策略转换和资源分配的情况,因而其管理职能和战略性指导功能会受到束缚,影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孤岛制约财务数据集成与共享

虽然财务共享已经将各个业务系统的财务业务数据整合为一体,但由于缺乏联系和同步机制,导致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现象,采购、销售、库存和合约每个业务系统有自己的平台,标准和数据口径无法统一,财务无法综合分析评估数据。流程繁琐并需要多次手工提取和核对报告,出错率高并增加了交流的难度。这些分散化的数据减少了财务对其总体状况的判断、限制了预测需要和控制成本等核心功能的发挥。

(二)财务响应速度与业务发展需求不匹配

企业在业务扩展加快的情况下,对于财务部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更高的效率和针对企业及不同客户不同的财务咨询服务,并且在财务数据审计环节、预算实施、报告发布效率等方面还经常遇到诸多问题。但是由于财务数据分析不能及时达到领导层面要求,企业的经营团队将无法做出合理决定。例如一家制造业企业就由于未能及时获取企业成本信息而错过了一定的关键定价调整机会,导致了企业盈利能力的降低。这种财务与业务相悖离的关系已经成为造成企业实现战略目标道路上的主要阻力。

(三)财务人才数字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虽然很多企业财务部依然在传统会计技术中大展身手,却对数字化设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操作理解肤浅、不得要领。在 RPA 自动报账、数据分析(BI)和机器智能预测(AI)的过程中,仅仅发挥着被动的被派属性而未能扮演主动的主力军的角色。年龄结构偏大、换代缓慢导致不能有效形成强执行力的专业团队。员工培训不彻底、岗位设置不精细,导致能力与职责不匹配以及组织惯性问题的存在。

三、数字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打通数据壁垒,构建统一财务数据平台

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是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将 ERP、CRM、SRM 等多种软件的数据融合,消除信息孤岛,确保财会数据与商业数据间的交互与共享,帮助提高决策效率,提升财经预测与管控能力。例如海尔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数据中心”,实现 38 种业务系统的链接,提升了决策清晰度与反应速度。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管理的真实性与公正性,将企业的责任与社会责任联合,保证财务数据的保密性、合法性,并为国家经济建设出一份力,协助企业在获取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企业需要加强数据管理法律体系的建设,使企业数据满足国家相关要求、管理规定的需求,以此增加社会对企业的信任感、合作机会。

(二)提升财务响应能力,构建智能业务协同体系

依托人工智能(AI)、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智能技术,构建预算、执行、反馈的闭环响应体系,使财务部门能够快速响应业务需求。例如,京东通过引入智能预测模型,实现资金调度的分钟级响应,提升了资金管理效率与业务协同效能。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将思政教育融入财务管理创新,推动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集体责任感和国家意识。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财务效率的同时,也能在团队中形成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确保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推动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时,要注重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将企业的利益与社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推动企业持续健康成长。

(三)推动财务人员转型,强化复合型能力建设

企业应通过内外部培训与引才机制,构建“财务+数据+战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例如,字节跳动通过“数据赋能营”计划,对财务人员进行数据分析与智能工具应用的专项培训,提升其业务配合效率。与此同时,财务人员转型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还需要思政教育的支撑,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提升财务团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国家发展的使命感。通过建立数字技能成长积分机制和多部门协作机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财务人才,使其在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中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与国家的共同发展。

结语: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企业财务管理正从“核算中心”走向“战略中枢”。传统模式下的流程割裂、响应滞后与人才断层问题,已难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实践表明,通过构建统一数据平台,推动财务前移并深入业务场景,以及系统提升财务人员数字素养,可显著提升财务的管理价值与战略支撑力。泳河小学式的微型组织也可在数字化财务管理方面汲取经验:以信息技术打通流程盲点,以机制变革激活人员潜能。

参考文献:

1]王进川.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途径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 2023(15):80-82.

[2]石佳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26(21):51-54.

[3]颜瑞阳.数字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目标探讨[J].财政监督, 2023(6):95-99.

作者简介:李悦享,1985.02,女,汉,天津市河东区教师,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职业教育。

教改项目:本文系 2025 年上半年院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