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胶囊药能拆开吃吗?这一步不能省

作者

戴文鑫

柳州市人民医院

一提到胶囊,就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法厂商,用其制作胶囊壳。还有一些人,因为担心服用后可能引起肠胃不适,所以会自己拆开包装,把里面的药粉拿出来,然后用水送服。所以,这样的做法对吗?胶囊会不会被消化掉?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胶囊壳成分到底是什么?本文为您简单科普。

1.什么是胶囊剂?

胶囊剂是一种固体制剂,它由明胶、纤维素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直接装入药粉或微粒。主要有硬胶囊,软胶囊,缓控释胶囊,肠溶胶囊等。硬胶囊壳质地坚硬,以明胶为主;而软胶囊的壳比较软,通常会加入一些诸如丙三醇之类的塑化剂来增强弹性。除了口服给药之外,胶囊还可用于装载吸入性粉剂(例如:噻托溴铵粉剂)、阴道给药(阴道内含硝咪康唑)等。胶囊需在体内崩解后释放药物,才能发挥药效。《中国药典》规定,硬胶囊的崩解时间为 30 分钟,软胶囊的崩解时间为 1 小时。

2.为何要把药装在胶囊里?

① 掩饰气味

当有苦味、有刺激性的药品时,可用胶囊外壳来掩饰其苦味,提高患者服药的舒适度。

② 改善药品的稳定性

药物被封装在一个胶囊中,可以有效地隔绝水分、空气、光线等对药物的作用,从而减少光照、水分等因素对药物的影响,维持其活力与稳定性。

③ 促进药物摄取

将药物以粉状或粒状形式装载于微球剂中,能够在胃肠内快速分散、溶出及被人体吸收,其生物利用度通常高于丸剂和片剂。

④ 易于接受

胶囊提供一种方便的口服方法,特别是当病人在服用固态药片时,会更加方便。

3.胶囊能不能掰开服用?

胶囊可以拆开吃吗?回答是否定的。之所以不推荐拆下来,主要是因为:

① 破坏药物的剂型结构

有些药物必须在特殊的肠道内才能释出,若将其捏碎,则会使其在胃部内先释出,从而降低药效,严重时还会引起副作用。

② 刺激胃肠道

肠溶药物通常对胃有较强刺激性,如果是口服的话,会对胃产生很大的伤害。

③ 剂量不准

由于胶囊中的各种成分往往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调配,如果将其拆开,很容易造成药量分布不均

匀,从而降低疗效。

④ 对功效产生影响

有些药品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加工制成的,如肠溶膜,当打开时,它就会被打破,造成药物在错的地方释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若为液态药物(如软胶囊中的油性成分),拆开后可能影响稳定性。

4.前倾法服胶囊使吞咽更加顺畅

据不完全统计,约 4%的成年人存在吞咽困难。对于病人来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在服用药片或胶囊时会感到窒息,呕吐,或喉咙堵塞。实际上,服用胶囊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特别是对那些自身存在吞咽困难的病人。谨记:

① 服用胶囊的时候,最好是站着,或者是保持上身直立。

② 服用胶囊前先饮一口清水润喉,防止吞咽过程中胶囊粘连,然后将胶囊含在嘴里,用水

③ 人们通常认为,服用药片的时候,头向后仰可能会帮助吞咽,但事实上,身体前倾更容易让药片顺利地进入腹中。

胶囊前倾服药步骤:

先把胶囊放在舌头上,然后喝一小口水,不要立刻吞下去,将下巴向胸部倾斜,这样胶囊就会漂浮在嘴巴后面,就可以吞咽了。不宜用热水送服,最好是水温略低于 40C ,这样会使胶囊壳变软,影响吞咽。口服胶囊需要大量的水,一般 200-250 毫升为宜。建议饮用 50 毫升左右的水,润滑后再用200 毫升温水送服。

5.正确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① 尽量避免使用,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过量使用。所有的药品都有副作用,因此一定要慎重使用。用药期间应避免多种药物联用,由于药品中的各种成分会产生相互的反应,有的药品甚至会失去效果,从而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②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不要自己乱用。在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建议病人切勿自行服用药物。药物选择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如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方面来确定,不能随便改变。

③ 用药后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在处方药后,病人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同时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以便对病人进行合理的治疗。如有较大副作用,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治疗。

结语

如果是口服的话,最好不要自己去捏碎,如果是在医师或者药剂师的指导下才能掰开吃(有些孩子需要调节用量)。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完整地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