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课堂自主深度学习的培养策略

作者

黄祖莉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实验小学 017400

一、小学科学课堂中自主深度学习的内涵解读

(一)自主学习的核心特征

自主学习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并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实施监控和控制。在小学科学课堂当中,学生不再被老师强制式地填入知识,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探索,去提问,去思考,去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看重内在的驱动力,强调对学生来说学习任务的了解程度以及责任感,让学习变得个性化且有自主性。

(二)深度学习的关键要素

深度学习突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知识整合和迁移,着重高阶思维能力的培育。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深度学习要学生不只是知道科学知识的表面信息,还要理解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它看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课堂自主深度学习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课堂要创设真实情境引发自主探究,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经验及认知特性,营造切合实际的探究氛围,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情景中萌发好奇心理和探究热情。真实情境具备生活化、挑战性、开放度等特性,可以刺激学生主动发问,深究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并且努力寻得解决之道[1]。这样的教学安排有益于孩子把学到的知识同日常生活紧密挂起钩来,在探寻的过程里慢慢塑造起科学概念并锻炼实践技巧,进而提升学习时的主动性和深刻度,全面加强科学核心素养。

例如,小学一上科学课《玩沙子》,先展示沙漏玩具创设真实情境,引发学生兴趣与探究欲。接着,为学生提供打好孔的瓶盖等材料,让其分组制作沙漏,鼓励协作并提醒观察问题。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倒置沙漏观察细沙流动,记录时间并讨论流动时间差异原因。之后提出让细沙60 秒流完的任务,学生以小组深入探究,尝试调整装沙量、扩大圆孔等方法,我适时指导。各小组分享成果后,共同回顾内容,我还展示不同类型沙漏图片拓展知识。整节课,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积极动手、观察、思考与交流,提升了多种能力,但也存在探究缺乏系统性、时间把控待优化的问题。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了科学概念的理解过程,增加了参与感与学习的深度,实现了自主探究的科学素养教学。

(二)优化教学设计,突出任务驱动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课堂应该优化教学设计,强调任务的引导功能。教学任务需要与科学主题相契合,有探究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能引导学生基于具体问题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经验以及认知能力,设置具有一定难度但能达成的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深入参与。任务是知识学习的载体,更是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任务来推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应用,让深度学习不断延续下去。

例如,小学一年级科学《水是什么样的》, 教师以“成为水的侦探”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围绕“水有什么特点”展开探究。课始,通过出示水的图片和提出任务:“请你用眼睛、鼻子和手去观察水,再完成水的特性图”,激发学生兴趣。接着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感官观察”,从颜色、气味、流动性等方面认识水无色、无味、能流动等性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第二个任务:“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瓶子中,看看水会变成什么样?”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会随着容器而改变,完成对水“可变形”的认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清晰的小任务进行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和合作讨论,在任务中主动构建知识,提升了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目标。

(三)加强学习过程指导,构建协同支持系统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课堂需强化学习过程的指导,创建协同支持系统,推动学生自主深入学习的顺利展开。教师需转变角色,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和推进者,关注学生的思维走向和探究进程,随时予以引领、回馈和嘉奖,还要创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发挥小组合作的长处,改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观念 [2]。可整合家庭、学校、资源教师、信息技术等多种力量,构筑起完整的支援系统。借助全程、全方位的协同支援,促使学生在探寻当中不断地思考与改进,达成科学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例如,小学一年级科学《多姿多彩的植物》,为加强学习过程指导、构建协同支持系统,我这样做: 课前,将学生分组并明确分工,如记录员、观察员等,为协同学习奠基。校园观察时,我全程引导,当学生找不到对应植物,我描述特征提示位置,像“那棵树干最粗的树在操场角落”;学生观察树干纹路、树叶形状等细节有困难,我示范触摸、描绘方法。观察后组织小组讨论,鼓励成员分享发现、互补信息。最后各小组展示成果,我总结点评,强化知识。过程中,师生、生生协同,学生观察与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结论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科学课堂上,学生自主深度学习成为未来提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未来的小学科学教育将更多地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改革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活动由教师引导走向学生自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创造开放、协作、创造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积极地发现、主动地学习、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评价也将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思维水平。让“教—学—评”一体化发展。“教”的方式将随着支持系统而不断完善,“学”的方法将伴随着支持系统不断优化,“评”标准也将在支持系统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安莹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课堂自主深度学习的培养策略[J].2024(2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