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创新德育策略研究
姜素良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店镇教育管理中心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其角色在德育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新机遇,小学班主任需要不断创新德育策略,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如何创新德育策略,以促进学生品德修养的全面提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双减”;小学;德育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面对“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在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创新德育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因此,班主任教师要具备传统的教学技巧,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创新德育的意义
“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及校外培训压力,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发展的时间,从而得以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其德育工作的创新显得尤为关键。德育不仅是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工具,更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念、培养高尚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的基石。在德育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德育在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管理能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从而在面对学校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德育的熏陶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班主任应不断创新德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创新德育的策略
1.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应丰富德育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班主任可以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新闻等,让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还可以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例如在培养学生劳动品质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二十四节气,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劳动教育和品德培养活动。在春分时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芒种时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农作物种植,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还能深化学生对节气文化的理解。
2.创新德育教学方式
创新德育教学方式无疑是提升德育效果的关键所在,这要求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和感受德育知识,从而加深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组织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或者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人物,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角色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校园小卫士”作为游戏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环保小卫士、校园警察、清洁工等不同的角色,并设定一系列与校园生活相关的场景,要求学生在这些场景中完成各自的任务,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3.开展德育教学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学活动也是班主任创新德育的重要途径。在志愿服务方面,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清洁、敬老院慰问、助残帮扶等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快乐,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良好美德,从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迹等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走进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敬老院,与老人进行互动交流,为老人表演节目,给老人带去欢乐和温暖,以此培养学生的尊老敬老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与老人们进行互动交流,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经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尊老敬老的重要性。
4.开展德育教学评价
班主任应该构建一个全面且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涵盖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自我认知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多个维度。德育评价应当从多维度入手,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通过定期开展评价工作,班主任能够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德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此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评价过程中,班主任还需高度重视评价的多元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并关注学生的独特成长需求,更精准地识别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以促进每位学生在德育领域的全面发展。在班级中,教师可以开展“德育之星”评比活动,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实践,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在进行德育教学评价时,班主任可以观察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家长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参与者,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形成家校互动的评价机制。
结束语:“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视角,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以及开展德育教学评价四项具体策略,以期引发更多教育工作者对德育创新的思考,探索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育路径。
参考文献:
[1]赵灿.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探索 [J]. 小学生(上旬刊), 2025, (02): 1-3.
[2]翟培杰.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的策略 [J]. 新校园, 2025, (01): 96-97.
[3]方慧. 基于陶行知思想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 [J]. 人生与伴侣, 2025, (04): 73-75.
[4]赵举贤. 基于德育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5, (01): 163-165.
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创新德育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批号:BY[2022]G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