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泰它西普联合泼尼松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评估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

张烨哲 马东红

河南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53100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识别码】A

前言

IgA 肾病是一种全球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叫作Berger 病,其病理学特征为免疫球蛋白A 在肾小球系膜区的异常沉积,发病涉及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常由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等外界因素触发,导致IgA 抗体过度产生、形成免疫复合物,复合物沉积于肾脏后激活补体系统,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组织损伤。常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高血压,部分病例可伴有肢体水肿、腰痛[1],若未及时干预,病情可呈现渐进性发展,出现肾功能减退、终末期肾病。早期规范干预可有效控制疾病活动度,延缓肾功能恶化进程,防止不可逆性肾损伤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文章就泰它西普联合泼尼松治疗IgA 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开展分析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22 年1 月到2025 年1 月入院就诊70 例IgA 肾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35)、实验组(n=35),对照组 21-83 岁,平均(51.24±1.43)岁;实验组 20-82 岁,平均(51.93±1.25)岁。两组 IgA 肾病患者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P>0.05) ),研究获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原发性IgA 肾病诊治循证指南(2016)》中对于IgA 肾病的诊断标准;近期无糖皮质激素用药史;遵医嘱开展治疗。排除标准:继发性肾病;妊娠期女性;研究药物过敏;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其他不符合研究的情形。

1.3 方法

对照组IgA 肾病患者口服泼尼松(规格:5 mg/片,国药准字号:H33021207,产自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2 片/次,2 次/日。实验组 IgA 肾病患者加用泰它西普(规格: ,国药准字号:S20210008,产自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每周 160mg ,皮下注射。均治疗 8 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IgA 肾病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血清肾功能指标(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 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失眠、头晕头痛等)得出结果。疾病控制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尿液正常,无明显不适;有效: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有所改善,不适感降低,症状得到缓解;无效:患者的症状无显著改善,相关功能受限。疾病控制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 SPSS 22.0 软件完成。计数资料以 n% 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连续变量经Shapiro-Wilk 正态性检验后,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 描述,开展t 检验, P<0.05 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 IgA 肾病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比较(n,%)

2.2 患者的血清肾功能指标比较

实验组 IgA 肾病患者的血清肾功能指标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者的血清肾功能指标比较

2.3 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IgA 肾病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IgA 肾病作为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亚洲人群尤其是中国地区发病率显著偏高,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 45%-50%[2] ,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IgA 肾病的自然病程差异较大,约 10% -25%的患者在 10 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20 年内这一比例升至 25%50% ,其死亡主要与肾功能衰竭引发的并发症相关。泼尼松是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可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减轻肾小球炎症反应、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蛋白尿排泄,可达到稳定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然而泼尼松单药治疗易引发感染、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呈现激素耐药,停药后容易复发[3],一项全球多中心研究指出激素治疗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 20% ,约为非激素组的5 倍,凸显了其安全性隐患。泰它西普作为新型生物制剂,其出现为联合治疗提供了新方向,该药可结合双靶点抑制B 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增殖诱导配体,阻断异常糖基化IgA1 的产生,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与泼尼松联合使用时,泰它西普能针对病因机制减少自身抗体生成,而泼尼松则快速控制急性炎症,二者协同可实现更深层次的免疫调节,临床观察表明联合方案能更快诱导蛋白尿转阴、助力激素减量甚至停用[4]。 ot≡ 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疾病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泼尼松的对照组,两种药物作用机制形成了优势互补,实现了对疾病关键环节的深度干预,因此能更有效地控制疾病活动性;实验组血清肾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反映出联合治疗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更为全面,不仅控制了临床症状,还可以延缓核心病理进程,带来长期的肾脏生存获益;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在泼尼松治疗基础上加用泰它西普并未显著增加额外的短期安全风险,联合用药方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泰它西普与泼尼松的联合策略通过机制协同在提升疗效的同时兼顾了安全性,为 IgA 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具潜力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 泰它西普在儿童免疫性肾小球肾炎中应用专家组. 泰它西普在儿童免疫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专家建议[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5,40(8):571-579.

[2] 朱丽君, 陈沛, 吕继成. 泰它西普治疗 IgA 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2025,24(4):283-287.

[3] 张浩, 孟雪. 泰它西普治疗反复发作肉眼血尿的 IgA 肾病患者 1 例[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5,24(6):749-751.

[4] 赵峰波,卢伟伟,张胜海,等. 泰它西普联合传统方案治疗免疫球蛋白 A 肾病 1 例[J]. 山西医药杂志,2024,53(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