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邦学习与数字孪生耦合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韧性提升策略
黄宁璐 莫祖倩 兰妙 林晓彤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邮编:530004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驱动下,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储能的渗透率持续攀升,使其由被动式辐射网络转变为复杂的主动式有源网络[1]。与此同时,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对电力供应安全构成了严峻威胁,“韧性”即系统抵御、适应扰动并从中快速恢复的能力,已成为现代配电网的核心指标。然而,传统的集中式优化控制严重依赖全局数据的实时采集与高速通信,面临数据隐私泄露风险、通信带宽压力大、以及对中心节点依赖过高等固有局限性,在通信因极端事件中断时,其控制效能将急剧下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实现信息物理系统深度融合的关键手段,在电力系统中已得到初步应用。卫志农等[2]展望了数字孪生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但其应用多集中于状态监测、仿真推演和故障诊断,常作为集中式分析工具,与分布式控制的结合深度不足。联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隐私保护分布式机器学习范式,为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提供了可能。王继东等[3]探讨了联邦学习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但在实时性要求高的在线控制,尤其是多智能体协同决策中的应用尚处探索阶段。
研究缺口分析:当前研究缺乏一个能同时解决数据隐私、模型泛化、分布式自治和极端场景适应性的统一框架。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提出“联邦学习-数字孪生”耦合的理论框架。设计面向配电网韧性提升的异步联邦学习训练机制与模型结构。构建“离线-联邦训练,在线-数字孪生仿真预警,本地-自主决策”的三层控制架构。通过典型极端场景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鲁棒性和隐私保护能力。
2. 联邦学习-数字孪生耦合框架理论构
2.1 主动配电网数字孪生体构建
本文构建的数字孪生体包含四个维度:物理层,精确建模电网拓扑、线路阻抗与变压器参数;环境层,集成实时气象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控制层,嵌入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与软开关的详细动态模型;社会层,考虑负荷的动态特性。
通过历史运行数据与物理方程融合驱动,实现数字孪生体的动态更新与高保真度。在此基础上,模拟海量极端事件及正常运行场景,形成联邦学习的训练样本库。
2.2 联邦学习基础与适配性改进
经典联邦学习流程如 McMahan
人[5]所提出,允许多个客户端在本地数据不共享的前提下协同训练机器学习模型。
本文面向韧性控制进行如下改进:
模型设计:联邦学习的输入为本地电压、频率、功率及开关状态;输出为最优功率设定值、孤岛划分策略等控制指令。异步联邦学习机制:考虑到各分布式单元计算与通信能力差异,允许其在不同时间上传模型参数,提升系统实用性。
差异化加权聚合策略:中央服务器根据各单元的数据质量、可靠性等级对其模型更新进行加权平均,而非简单平均,公式表示为:
,其中, αk 为与数据量或模型质量相关的权重。
3. 分布式协同韧性提升控制策略设计3.1 “离线-在线-本地”三层控制架构本文提出的核心架构三层控制架构具体如下:离线联邦训练阶段:各单元利用本地数字孪生副本生成的海量场景数据,并行训练本地 AI 模型。训练完成后,仅将模型参数上传至服务器进行联邦聚合,形成全局“智慧大脑”模型,此过程循环迭代。
在线数字孪生仿真预警阶段:实时数字孪生体持续监测物理电网,当检测到扰动征兆时,快速仿真推演未来可能状态,并向相关单元发布预警信息。本地自主决策阶段:极端事件导致通信中断时,各单元基于下载的最新联邦全局模型和本地实时测量信息,
完全自主地做出决策,实现快速自愈。
3.2 面向韧性提升的联邦学习模型训练奖励函数 R 设计为多目标加权和:
其中, Pload- restored 为恢复的负荷功率, Ploss 为网损, V Vr 为为电压偏差, Nswitching 为开关动作次数, ω 为权重系数。
4.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4.1 仿真平台与参数设置
仿真平台采用 OpenDSS
PyTorch 协同仿真。测试系统为改进的IEEE 33 节点系统,接入3 个光伏微网和2 个储能单元。对比方案包括:方案一(本文方法),FL-DT 框架;方案二,传统集中式优化控制;方案三,完全分布式控制。
4.2 场景一:通信正常下的极端故障
模拟线路 21-22 因灾害断线。三种方案均能实现供电恢复,本文方法与集中式方法性能接近,但本文方法避免了方案二的大量实时数据传输。
4.3 场景二:通信部分中断下的极端故障
模拟线路 13-14、18-19 同时断线,且控制中心与部分单元通信中断。结果对比如下表所示。

集中式方法因通信中断而失效。完全分布式方法因缺乏协同,恢复效果不佳。本文方法凭借联邦学习获得的“集体智慧”,各单元在无通信条件下依然能做出协同、高效的决策,负荷恢复率达到 87.5% ,突出体现了其卓越的韧性。
4.4 性能指标分析
本文所提异步联邦学习算法较同步式联邦学习收敛速度提升约 30% 。本文方法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各单元原始数据始终保留在本地,实现了隐私保护。与集中式方法相比,在线控制阶段的通信开销降低超过 99% 。
5. 结论
本文针对主动配电网在极端场景下 临的数据隐私与协同控制的矛盾,提出了一个联邦学习与数字孪生耦合的分布式韧性提升框架。通过理论 证明了该框架能够在不汇集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培养出具有全局视野的本地智能体。 系统仍能依靠前期训练的“集体智慧”实现高效自愈,为构建未来高弹性、智能化、去中心化的配电系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参考文献
[1] 董旭,孔力,李华,等.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配电网信息物理融合建模[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 45(13):0-20.
[2] 卫志农,臧海祥,孙国强,等. 数字孪生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运行展望[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2,46(10): 1-12.
[3] 王继东,刘亚超,杨挺. 基于联邦学习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模型[J]. 电网技术, 2021, 45(4):1314-1323.
[4] H. B. McMahan, E. Moore, D. Ramage, et al., "Communication-Efficient Learning of Deep Networks from Decentralized Data,"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tatistics (AISTATS), 2017, pp. 1273-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