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同声唱,互动促成长
顾婷
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江苏无锡 214101
在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文化修养的小学音乐教育更加显示出在城乡之间发展失衡的不良状态。传统的、单一教师的教学模式,在面对城乡不同的学生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很难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双师教学” 模式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思路,“ 双师教学” 是指由两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学工作,在整合双方资源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成果,在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促使城乡学生共同成长。
一、“ 双师教学” 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 双师教学” 模式是指由两个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的教学任务,通过分工作业,扬长避短,达到教学目标。两位老师可以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的不同环节上同时授课,一个是理论知识授课,一个是音乐实践活动指导,从而形成两种不同强项上的合力。“ 双师教学” 模式的主要优势主要表现在整合资源、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个方面,具体内容如表1 所示。
表1 “ 双师教学” 优势及阐述

二、“ 双师教学” 模式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中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协同备课,把控教学节奏,精准目标
在推动城乡音乐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分配城市与农村的两位音乐教师组成了教学合作小组,共同进行一场富有创新意义的教学实践。
在合作的初期,他们就将双方的学情作为首要目标。在一次次的交流和学习中他们准确把握了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喜好、不同学习习惯的差异。比如对于城市学生来说,他们生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城市、,与信息文化的高频率接触,对于一些当下最时尚的流行歌曲是比较愿意接受的,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来自乡村,本土文化让他们对于一些民间音乐并不陌生。他们找准教学目标,找清教学重难点,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是资源整合,两位教师充分挖掘各自所长进行积极的配合,城市教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广泛搜寻并提供网络音乐资源等,而农村教师则深入农村生活,挖掘乡土资源中的民间音乐文化,收集整理素材如教材、音频、视频、乐器资源等,最终共同打造适合城乡学生实际需要的音乐课程资源,使得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合理的运用。
最后,针对此前制定的学情与资源整合,两名教师通力协作制定教学预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教学民族音乐时,一位老师讲解民族音乐的相关特点及民族音乐的历史及背景,另一位老师教授学生民族乐器的演奏等,两位教师分工合作的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音乐课堂。
(二)课中分工协作,全面掌控局面,改进细节
在城乡音乐教育的创新实践中,两位音乐教师之间行程主教和辅教、多项目标合作的教学模式。其中,一位教师进行主教工作,对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及学生所听音乐的内涵讲解(如对古典音乐的讲解为古典乐分析或古典乐解释)。而另一位辅教教师则辅助主教进行音乐课堂秩序的维持,在主教授课的同时还要随时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并从中发现问题。例如,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认知差异;对教学问题的理解有困难的个别学生以及对主教老师所讲授的音乐作品情绪进行适当引导,等,这些工作都需要辅教老师来配合进行。
在小组合作学习阶段,两名教师将农村和城市学生形成不同的小组,每名教师负责不同的小组,在创作音乐作品时,小组成员通过城乡学生的思维进行创作主题及内容的沟通,两名教师分别进行指导,引导城乡学生共同学习,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两位教师还要进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结合多媒体、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些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为城乡音乐教育的均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课后反馈改进,进行多为评价,共同提升
在“ 双师教学” 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运用了全方位的、动态优化的评价机制。首先进行学生评价。以此精准把握教学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广泛收集学生对“ 双师教学” 的反馈,深入了解学生学习需求与满意度,以此为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确保教学内容与方法契合学生实际。其次定期开展教学反思。两位教师坚持深度交流与观摩学习,系统总结教学中的利弊,直面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在思维碰撞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能力的不断升。最终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既根据学生评价与教师反思成果进行综合,不断更新音乐教学资源库,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多样性,又通过精细化调整教学流程,强化课堂互动效率,确保“ 双师教学” 模式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为城乡音乐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优质支撑。
三、结论
“ 双师教学” 为实现音乐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 双师教学” 意味着城乡名校资源互通,通过两个老师的合作优势,能够解决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的问题,提升音乐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双师教学”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通过做好课前“ 双师教学” 备课工作、课中“ 双师教学” 合作教学与互助教学、课后教学反馈调整工作,以及配套技术、教学业务、体制等方面的培训和保障,进一步完善“ 双师教学” 在音乐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向彦西.城乡结合部小学音乐课学情的量表设计及分析[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3,(05):24-27.
[2]周玲霞.小学音乐课堂“ 双师” 教学模式之实践策略[J].现代教学,2021,(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