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探究
陈坤荣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 351254
引言: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促进其深度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手段。通过问题式教学能够有效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提升其地理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其地理综合素养的发展。在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丰富的问题不断思考地理知识,可以更为有效地深入理解地理问题,并也能用自身已掌握知识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积累学生地理经验的同时,让其更为自主地深入深度学习状态。
一、以地理教材为基础,设计核心问题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教师应以地理教材为基础,仅仅围绕地理教学内容展开问题[2]。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与自主思考能力已经建立了一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中以问题为引导,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思考,为学生提供发散自身思维的空间,提升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有足够时间拆解问题,理解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基础问题,如“ 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具体有哪些类型?” 等,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来完成基本回答。其次,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展示不同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并提出相关问题做出引导,如“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周边还有哪些环境问题?” ,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充分考虑学习问题。其次,教师设计更为细致的学习问题,如“ 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与信息技术提供的案例,分析每个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深入思考,逐步提升其地理知识运用能力。
二、合作分析地理问题,逐步激发探究意识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合作探究性质的学习问题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将班级学习分为若干小组,让其以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一个地理问题。学生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不同思维的碰撞,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并梳理出更多学习路径。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地理核心内容提出合作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小组的建立,通过合作互动,让学生在彼此协作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逐渐完善自身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到(人教版)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围绕一个具体地理问题进行讨论。在设计合作探究问题时,教师也应注意问题的阶梯性,逐步提升地理问题难度,让学生小组在解决每个问题时,都能够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发其探究兴趣。首先,教师围绕地理核心内容,设计问题如“ 较为常见的天气有哪些?” ,让不同学生小组进行轮流回答,激发其回答欲望。其次提升地理问题难度,如“ 什么是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几种?” 等,让小组学生能够调动自身已掌握知识进行回答。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小组提供一定的思考讨论空间,学生小组会彼此交换意见,并反复推敲答案的合理性。最后,教师提出具体的较为复杂的地理探究问题。首先,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天气案例,让学生小组分析具体案例中设计的天气系统,以及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其次,鼓励学生小组制作相关天气数据,生成天气变化的原因分析,以此引导小组学生综合性运用已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互动中,不断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培养自身探究意识,逐渐提升自身综合学习素养。
三、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促进其批判思维成长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教师进行问题的设计,还应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1]。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地理学习时更有热情,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采用问题式教学手段时,教师应将学习问题的提出权利赋予学生,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学习中的弱点,并以提问的方式解决。
例如,在教学到(人教版)高中地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地理问题,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提问。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 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发现“ 部分地域较为相似,但气候与水资源具有明显差异” 。部分学生会产生疑问,是什么原因让同一地域具有如此明显的差异。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可以对其重点讲解,如“ 同一地域由于地质历史,不同维度,地形或人类活动” 等因素,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差异。在学生建立基本了解后,部分学生会出现全新疑问,如“ 怎么能够有效地运用地理知识来分析地域的差异性?” 等问题。对此,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地域的地理要素,如“ 土壤,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其次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等辅助教学工具,对不同地域差异性进行细致分析,通过实际的数据,让地理问题具体化,学生通过不同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就能够有效深化其中知识。此外,教师还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不同地域的特征,通过自身观察,更为直观地感受地域差异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学习能力,还能够在问答互动中不断激发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助力其学习素养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开展的问题式教学,可以深化高中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全新理解与认知,有效调动了高中生的课堂活动参与率,激发其学习探究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其地理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以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为核心,设计不同类型学生问题进行课堂提问,让学生能够不断深化地理知识。其次,鼓励学生自主对学习难题进行提问,在一问一答中调动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成长,在学生在掌握更多地理知识的同时,持续性发展自身综合学习能力与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芮.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以“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5,(22):84-87.
[2]王帅.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实践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5,(0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