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作者

张文彬

宁德市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 352105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重点培养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价值理念。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时,需要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推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切实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化学实验教学环境。

一、情境化做中学,实践化悟中得

化学实验教学需跳出课本局限,将知识与生活场景相连。情境化做中学能让学生感受化学实用性,实践化悟中得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二者结合能有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素材,把实验设计在学生熟悉的情境里。教学中要创设真实问题场景,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化学问题。实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从问题到解决的过程。实验后引导学生梳理操作步骤,分析现象与原理的联系,总结收获。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一课,就体现了情境化做中学,实践化悟中得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围绕生活中处理蚊虫叮咬展开。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发痒,这是因为蚊虫分泌了酸性物质,而生活中常用肥皂水等碱性物质涂抹来缓解,这一情境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酸和碱之间可能发生反应。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此情境设计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时,会观察到酸碱混合后溶液的性质发生变化。实验结束后,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分析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二、虚拟仿真探,真实操作验

传统实验教学存在一定局限,部分危险或复杂实验难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虚拟仿真探能突破限制,真实操作经验可巩固知识,二者结合能优化教学效果,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要合理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筛选适合虚拟操作的实验内容。在虚拟实验前,要向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和操作要点,让学生清楚虚拟实验的任务。虚拟操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细节和变量变化,记录关键数据。虚拟实验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分析虚拟结果,提出疑问。随后安排真实操作,让学生按照规范步骤进行实验,验证虚拟结论。在真实操作中,教师要强调操作安全和规范,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

三、跨科融合拓,本学科研深

化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跨科融合能拓宽学生视野,本学科研深可夯实基础。二者结合能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主动了解其他学科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内容,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在设计实验时,要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设计出跨科实验方案。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实验现象,思考其中的联系。同时,教师要围绕化学核心知识点,设计深入探究的实验任务,让学生进行细致研究。在跨科实验后,引导学生回归化学本质,总结化学知识在其中的作用。在本学科深入研究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准确结论。

四、分层任务链,个性成长轴

学生能力存在差异,分层任务链能满足不同学生需求,个性成长轴可追踪发展。二者结合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根据这些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任务,基础层任务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掌握,提高层任务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实验改进,创新层任务侧重自主探究和创新设计。在分配任务时,要向学生说明各层次任务的要求和目标。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对基础层学生重点指导基本操作规范,对提高层学生引导其思考实验改进方法,对创新层学生鼓励其大胆尝试新的实验思路。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其进步,指出不足。

五、质疑式破常规,创新式立新法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式破常规能打破思维定式,创新式立新法可培养创新能力。二者结合能推动学生主动探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等提出疑问。在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要认真对待,不轻易否定,引导学生思考质疑的合理性。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当学生对常规实验提出不同看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思考是否有改进的可能。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新的实验方法或装置,引导学生从原理、操作、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新方法的可行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实验验证新方法,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六、分享式说实验,合作式议原理

分享能深化理解,合作可集思广益。分享式说实验与合作式议原理结合,能提升学生表达与协作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要组织多样化的分享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实验思路、操作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在学生分享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提出问题或补充意见。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与实验相关的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教师要指导小组进行合理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在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巡回观察,适时介入,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避免偏离方向。当小组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分享和合作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积极参与的态度和有价值的观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结语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积极探索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创新,以此打造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状态的课堂。要打造这样的课堂,应创新设计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从实验情境、实验装置及实验方式三方面创新,增加化学课堂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季萌萌.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实验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践[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4.

[2]仲崇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探析[J].吉林教育,2024(1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