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李芳
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 650202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启蒙期,培养音乐兴趣、感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感性与人本,恰合此时学生的成长需求。在这一关键阶段,教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能够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音乐魅力,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体验,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从音乐的原本性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投入音乐学习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是非常感兴趣的,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小学生这一特点,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更好的体验感知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又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在音乐中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注重对学生音乐感受的训练和培养
如何引导小学生更好的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是音乐课堂的核心课题。以歌唱教学为例。传统的音乐学习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教,学生唱”,另一种是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无论哪一种模式,都没有更好的关注学生对音乐本源的感受和领悟,影响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综合性教学,提倡让学生投入参与,通过唱、奏、动、听、游戏等来探究发现、表现和创造,更多元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使其领悟音乐的魅力,发掘学生学习潜力,教师应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关注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带动学生的音乐活动参与,确保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更用心地感悟音乐,沉浸音乐,享受音乐。在学习一首作品时,教师可通过打击乐、图谱、声势和律动、舞蹈这些更生动有趣的途径来替代传统的教唱、欣赏教学。例如《金铃铛》一课,教师以三拍子设计队形、声势和律动,带领孩子们参与感受,在最简洁律动和队形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加入,再结合歌词图谱进行律动和队形的创编升级;在律动的合作与互动中感受音乐源本、体验切身投入和参与音乐带来的快乐;结合图谱,直观有趣的探究歌词和节奏变化。在每一次“不同的”重复中,积累和加深音乐印象和音乐体验,在趣味中完成作品的沉浸学习;
(二)教学中节奏游戏的设计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深受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喜爱的音乐教学方法,它强调音乐学习的原本性和元素性,倡导学生在亲自参与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来创编节奏游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效率。
以《新年好》这首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从歌曲节奏入手,设计名为“节奏传递”的游戏。在游戏中,师生围坐,教师先示范歌曲的基本节奏,然后让学生依次传递这个节奏,每个学生都需要准确地模仿并传递给下一位同学;同时教师可以乐句为单位,将节奏进行简单变化,陆续从老师这里传递出去,学生顺序承接变化,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歌曲的节奏,传递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听觉和节奏感、训练音乐里的灵活性并使其保持专注。接下来,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声势”元素,设计一个名为“新年拍手歌”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编排一套简单的拍手动作,并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拍手。随着音乐的进行,教师同样可以逐渐增加动作的变化,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音乐游戏中感受轻松快乐、有趣、有参与体验的完成学习。
(三)小组活动锻炼协作力和音乐创造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协作力、创造力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力和音乐中的创造力同样重要。教师应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小组音乐活动为媒介,营造一个积极、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和提高他们在音乐中的协调、创造能力。
以《两只小象》这首歌曲为例,教师可设计小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组织和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提升音乐中的感知和变通、协作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小象的动作,如甩鼻子、摇摆身体等,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种模仿游戏不仅能够让学生迅速融入音乐的氛围,还能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音乐合作游戏。例如,教师先敲击一段简单的节奏,然后让学生分组协作创造,在基础的节奏上去变化,可以是节奏本身、小乐器,也可以是律动,使最基础的旋律和节奏不断有新的变化,更加丰富的叠加等。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和音量、律动,以确保小组整体呈现的音乐效果和谐统一。这个过程很好的培养了他们基于音乐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协作,培养团队默契度的同时,也在创造合作中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三、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恰当的运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更使音乐课堂变得有趣且高效,让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更深刻,让音乐课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落实。教师应该将奥尔夫教学法与我国的国情、学生的学情结合,积极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南熹.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育人中的实践探究[J]. 家长,2023,(22):148-150.
[2]公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23,(0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