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速公路服务区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融合发展研究

作者

孙悦

新疆交投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830000

引言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连接区域经济、服务公众出行的“窗口”单位,兼具公益属性与服务功能,其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硬件设施,更依赖强大的组织引领与团队凝聚力。党建品牌建设是服务区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彰显组织优势的重要方式,通过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可明确党组织工作方向、凝聚党员力量、提升组织影响力;群团工作则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为依托,聚焦职工需求、服务群众利益,是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

一、高速公路服务区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融合的价值意义

(一)强化组织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党建品牌是服务区党组织的“名片”,体现了党组织的工作特色与核心目标;群团工作则覆盖服务区全体职工,是凝聚群众力量的重要载体。二者融合发展能够将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与群团组织的群众动员力有机结合,通过党建品牌明确群团工作的方向,借助群团工作扩大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形成“党建带群团、群团促党建”的协同格局。这种融合可有效整合党组织与群团组织的资源,避免工作重复或脱节,凝聚党员与职工的思想共识与行动合力,为服务区应对运营挑战、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强大组织保障。

(二)贴近职工需求,提升团队凝聚力

高速公路服务区职工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特殊,且人员构成多样,对职工关怀与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建品牌建设若脱离职工实际需求,易陷入“形式化”困境;群团工作若缺乏党组织引领,则可能出现方向偏差。二者融合能够让党建品牌更贴近职工生活与工作,通过群团组织收集职工诉求,将职工关心的职业发展、权益保障、文化生活等问题纳入党建品牌建设范畴,借助党建资源推动问题解决。

(三)优化服务质量,塑造行业形象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核心职能是服务公众出行,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的融合最终需落脚于提升服务质量、彰显公益属性。通过融合,可将“服务为民”的党建品牌理念转化为群团组织的具体行动,引导群团组织围绕服务区通行效率提升、便民设施完善、应急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开展服务,如组建党员带头的群团志愿服务队,为司乘人员提供路况咨询、物资帮扶、应急救援等服务。这种“党建引领、群团落实”的服务模式,既能让党建品牌理念落地见效,又能通过群团组织的广泛参与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公众对服务区的满意度,塑造交通行业“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二、高速公路服务区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意识薄弱,缺乏协同规划

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对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的融合重视不足,存在“党建与群团各自为政”的现象。一方面,党组织在打造党建品牌时,未充分考虑群团组织的作用,未将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品牌建设规划,导致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目标脱节;另一方面,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时,缺乏对党建品牌理念的融入,仅关注活动形式创新,忽视了政治引领与思想凝聚,未能与党建工作形成有效呼应。这种缺乏协同规划的状态,使得二者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工作机制不健全,融合缺乏保障

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的融合需要完善的机制支撑,包括沟通协调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当前部分服务区尚未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在沟通协调上,党组织与群团组织缺乏定期沟通渠道,信息传递不及时,难以同步推进工作;在资源共享上,党建活动经费、场地、人员等资源未向群团组织开放共享,群团工作开展面临资源短缺问题;在考核评价上,对党建工作的考核未纳入群团工作成效,对群团工作的考核也未体现党建引领作用,导致二者融合缺乏激励与约束,难以长期推进。

(三)融合形式单一,缺乏特色创新

部分服务区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的融合停留在表面形式,缺乏深度与特色。例如,仅简单将群团活动冠以党建品牌名称,未从内容、目标、流程上实现真正融合;或围绕党建品牌开展的群团活动形式单一,多为传统的会议学习、志愿服务,未能结合服务区工作特点与职工需求创新形式,导致活动吸引力不足,职工参与度低。这种“表面化、同质化”的融合,无法充分发挥党建品牌的引领作用与群团工作的群众优势,难以满足服务区发展与职工需求。

三、高速公路服务区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强化融合意识,做好协同规划

服务区党组织需树立“一体化”思维,将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品牌建设整体规划,明确二者融合的目标、任务与路径。一方面,在制定党建品牌建设方案时,主动征求群团组织意见,结合群团工作优势设计品牌内容,如将群团的技能培训、职工关怀等工作融入党建品牌“人才培养”“为民服务”等模块;另一方面,引导群团组织围绕党建品牌制定工作计划,确保群团工作与党建品牌理念一致、行动同步。

(二)健全工作机制,夯实融合保障

完善的机制是推动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长期融合的关键。首先,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党组织与群团组织的对接人员与沟通频率,通过月度例会、季度总结等形式,及时共享工作信息、同步工作进度;其次,构建资源共享机制,整合党建活动场地、经费、师资等资源,向群团组织开放使用,支持群团组织围绕党建品牌开展活动,同时鼓励群团组织将活动资源、职工数据等共享给党组织,为党建品牌优化提供参考;最后,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将群团工作融入党建考核体系,把党建引领成效纳入群团工作考核指标,通过双向考核激发党组织与群团组织推动融合的积极性,确保融合工作落地见效。

(三)创新融合形式,打造特色品牌

结合高速公路服务区工作特点与职工需求,创新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融合形式,打造具有服务区特色的融合模式。一是围绕“服务为民”创新服务形式,以党建品牌为引领,组建由党员、群团成员构成的“服务先锋队”,针对司乘人员需求开展定制化服务,如节假日高峰时段的交通疏导、恶劣天气下的应急帮扶、特殊群体的贴心服务等,让融合工作体现服务价值;二是围绕“职工成长”创新活动形式,结合党建品牌“人才培养”目标,由群团组织牵头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师徒结对等活动,提升职工业务能力,同时依托党建资源为职工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实现职工成长与服务区发展双赢;三是围绕“文化建设”创新传播形式,利用服务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党建品牌理念转化为职工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漫画、故事等内容,通过群团组织发动职工参与创作与传播,让党建品牌理念深入人心。

结束语

高速公路服务区党建品牌与群团工作的融合发展,是强化组织引领、凝聚职工力量、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路径。未来,高速公路服务区需持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融合模式,以党建品牌为引领,以群团工作为抓手,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服务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为公众出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助力交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桥路, 谢星星.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 匠心管家”[N]. 赣南日报,2025-08-06(002).

[2]李浩田.G 公司高速公路服务区经理层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5.

[3]赵顼.L 公司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提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