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作者

吉晓东

公民身份号码 142327199305175611

引言

在工程建设领域,水文地质条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和长期稳定性。水文地质条件涵盖了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质、补给与排泄条件以及岩土体的渗透性等多个方面。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会对工程建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忽视水文地质问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边坡滑坡、地下工程突水等灾害,给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因此,深入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1.1 对基础工程的影响

在基础工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地下水的存在会改变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降低其强度和稳定性。例如,当地下水位上升时,会使地基土的含水量增加,导致土的抗剪强度降低,从而引发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对于软土地基,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甚至倒塌等严重问题。此外,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也会对基础工程产生影响,在设计基础时,需要考虑地下水的浮力对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影响,合理确定基础的埋深和尺寸,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1.2 对边坡工程的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会增加边坡岩土体的下滑力,同时降低其抗滑力,从而降低边坡的稳定性。在降雨过程中,雨水渗入边坡岩土体,使土体饱和,增加了土体的重量,同时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容易引发边坡滑坡。此外,地下水的长期浸泡会使边坡岩土体的结构破坏,导致其强度降低,进一步加剧边坡的不稳定性。在一些山区工程建设中,由于对水文地质条件考虑不足,经常发生边坡滑坡事故,给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3 对地下工程的影响

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如地铁、隧道、地下室等,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尤为突出。地下水的突涌是地下工程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当开挖过程中遇到承压含水层时,如果防水措施不当,地下水会在水头压力的作用下突然涌入隧道或基坑,造成淹没事故,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还会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地下水的长期渗流还会对地下工程的围岩产生侵蚀作用,降低围岩的强度和稳定性,导致围岩变形和坍塌,增加工程的维护成本。

2.应对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的措施

2.1 开展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在工程建设前期,开展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应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关键。通过钻探、物探、原位测试等手段,查明建设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质、补给与排泄条件、岩土体的渗透性等参数。同时,对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评估,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例如,在某大型桥梁工程建设中,通过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发现了场地内存在承压含水层,并准确测定了其水位和水压,为桥梁基础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避免了因地下水突涌而引发的工程事故。

2.2 合理进行工程设计

根据水文地质勘察结果,合理进行工程设计是应对水文地质影响的重要环节。在基础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和地基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埋深。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采用桩基础、筏板基础等深基础形式,以减少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在边坡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地下水的渗流作用,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例如,在某山区公路边坡防护工程中,通过设置截水沟、排水沟和盲沟等排水设施,有效降低了地下水位,减少了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和渗透,保障了边坡的稳定。在地下工程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水和排水措施,防止地下水突涌和渗流对工程的影响。如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等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处理,设置排水管、集水井等排水设施,将地下水及时排出工程体外。

2.3 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方法是应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直接手段。常用的地下水控制方法包括降水、截水和回灌等。降水是通过井点降水、管井降水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为工程施工创造干燥的作业环境。截水是通过设置止水帷幕等措施,阻止地下水的渗流,减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回灌是在降水过程中,将抽取的地下水通过回灌井回灌到地下,以保持地下水位的基本稳定,减少因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例如,在某城市地铁建设中,采用了深井降水与旋喷桩止水帷幕相结合的地下水控制方法,有效降低了地下水位,防止了地下水突涌,保障了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4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水质、边坡位移等参数的变化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例如,在某大型基坑工程中,通过安装水位监测仪、位移监测仪等设备,对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和边坡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当发现地下水位异常上升或边坡位移过大时,及时采取停止施工、加强支护等措施,避免了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

3.案例分析

以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例,该工程场地地下水位较高,且存在多层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工程建设前期,开展了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查明了各含水层的水位、水质和渗透性等参数,评估了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在工程设计中,根据水文地质勘察结果,采用了明挖法施工,并设置了多道止水帷幕和排水系统,以防止地下水突涌和渗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地下水位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降水方案,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工程建成后,经过多年的运行监测,未出现因水文地质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事故,验证了所采取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基础工程、边坡工程、地下工程等各个领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性,开展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合理进行工程设计,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方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应对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和长期稳定性。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应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为工程建设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佳莹.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12):072-074

[2]李龙.水文地质对地质环境及工程建设的影响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11):107-110

[3]席泽伟.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4(23):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