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蔡家艳

安徽省明光中学 239400

在信息日新月异、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更加需要思维方式多变的人才,高中地理是一门对学生综合素养有较高要求的学科,除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外,还要注重学生综合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而高阶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遇到复杂的地理问题时,能够充分运用分析力、推导力、鉴别力、创意思维等方式去剖析地理事物、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它是学生了解地理学内涵,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顺应学习和工作发展趋势的基础所在。

一、基于高阶思维导向重构教学目标

(一)明确高阶思维维度目标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化到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不同层面的能力培养上,尤其要侧重后三个层面的高层次能力培养。以“土壤”为例,除了要求学生记住土壤组成和类型(记忆)、理解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理解)、学会野外识别土壤(运用)之外,还要设置分析不同区域土壤的侵蚀或肥沃原因(分析)、评价当地土壤改良措施的得失(评价)、设计创新性的土壤保育方案(创造)的目标,真正实现对学生教育对象学生高阶思维的引领[1]。

(二)融合学科核心素养与思维目标

教师应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拆分融入高阶思维培养目标,在“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调查本地湿地情况(地理实践力)、讨论湿地的生态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该湿地的影响(综合思维)、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人地协调观)、比较其他地区湿地保护经验等系列活动(区域认知)来全方位落实素养,从而使学生高阶思维在素养落地上生长起来,两者相辅相成,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不断完善学生的内核知识,完善自身素养薄弱之处。

二、深度整合教学内容以激活高阶思维

(一)构建主题式知识网络

突破教科书的章节框架,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依据地理学科的核心议题来组织重组,例如,“在学习“南水北调”时,在教学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对相关的工程信息形成清晰的认识,教师应该设定探究的主题内容,即南水北调的工作方式以及运行模式。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分析,让学生进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分析学生的思考思路,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二)引入真实情境素材

用生活、社会热点、科研前沿等素材贯穿其中,让知识活起来。如讲“自然灾害”,可以从日本3·11 地震海啸入手,先展示其灾前地势地貌和海陆位置等催生出的灾害风险因素、灾中瞬间建筑损毁和人员伤亡的情景,再呈现灾后规划和具体的防灾减灾措施,带领学生置身真实的灾害场景中去剖析原因、评判影响、思考办法,让学生产生接近灾害学家一样的思考意识,推动高阶思维,提高知识迁移运用能力[2]。

(三)挖掘知识背后思维价值

剖析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的背景,揭示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比如讲授“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回忆哥白尼日心说推翻地心说的发展历程,沿着科学家探索——猜测——推理——检验的思维步骤,让学生学做“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通过观察地球绕日公转轨道、黄赤交角等有关原理,通过自己的思考,自行得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轨迹以及周期,体会并感悟归纳、演绎思维魅力,把知识的学习上升为思维的训练。

三、优化教学方法以催生高阶思维

(一)问题链驱动探究学习

设计梯度问题链,由低级思维到高级思维引导,在“水循环”教学中,提出“水圈有哪些水体”(记忆),“海水如何蒸发?水汽如何输送?”(理解)“人类哪些活动会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应用)“分析城市与乡村的水循环的不同之处以及原因”(分析)“评价南水北调工程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评价)“水循环还有没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利用方式呢?”(创造),一个问题套住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步步地引领学生沿着问题链前行,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深化学生思维[3]。

(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思维碰撞

利用学生小组解决问题,例如:“探究家乡旅游业发展优势与问题”,分组调查各自的家乡旅游景区、交通以及市场的相关情况,让学生集中起来讨论、研究,还可以通过收集资料去了解别人的观点,组内学生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观点,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不断地相互碰撞、辩驳和整合,逐步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观点,这些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大脑风暴过程,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够提高他们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考能力。

(三)项目式学习助力实践创新

开展项目式学习如“校园城市规划”,学生分组调研校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分布情况及师生需求,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功能分区、规划道路和绿化等,并撰写规划报告并模拟实施。该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展开调研,分析数据,自主做出决策并完成方案设计,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扮演城市规划师角色来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种体验过程中完整用到多学科知识,真正做到用高阶思维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4]。

结语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维度综合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摆脱低阶思维定式,运用高阶思维看待和解决地理问题,这样不仅能掌握地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能引发个人智力发展和品质养成,为长远发展储备后劲。

参考文献:

[1]高梅.高中地理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科技,2024,(15):61-63.

[2]康云艳.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2024,(13):44-46.

[3]李国锋.高中地理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4,(11):71-73.

[4]李锦容.高中地理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2024,(0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