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曲丹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霍尔奇中学 162750
引言:语文教学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承担着美育的重要责任。初中生正处在审美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对于提升综合素养、塑造健全人格有着深远的意义。不过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里,审美教育常常存在碎片化、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这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系统提升。正因如此,本文从教材挖掘、教学方法、课外实践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寻培养初中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路径,希望能为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美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一、深挖教材审美资源,构建系统化美育内容体系
初中生在语文课本里学知识时,也能悄悄培养对美的感知。关键是老师要把课文里藏着的美挑出来,串成一套能慢慢浸润学生的内容。就像人教版课本里的那些经典篇目,字里行间藏着不少讲究 —— 有的胜在语言灵动,有的妙在情感真挚,还有的能让人读出一幅活的画面。拿朱自清的《春》来说,这篇文章简直是美的大观园。教这课时,不妨先带着学生咂摸文字的味道。那些比喻、拟人用得多巧啊,“盼望着,盼望着”叠词一出来,再配上“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样把春天当人写的句子,那种急着盼春的心情一下子就活了。学生跟着念几遍,自然能品出语言的节奏,感受到文字咋就这么有劲儿。再往深里读,文中写的春草多嫩、春花多艳、春风多柔、春雨多细,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热热闹闹又清清爽爽的春景图。老师领着学生一句句琢磨,不光能看懂画面,更能摸到作者对春天的那份喜欢。其实每篇课文都有这样的宝藏。把这些语言的美、画面的美、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美一点点串起来,融进日常的每节课里,学生天天跟这些美打交道,慢慢就会对美越来越敏感了[1]。
二、创新多元教学方法,激活审美鉴赏的动态过程
过去的初中语文课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底下的学生却多半耷拉着脑袋走神,很难真正钻进那些文字里,去品咂其中的美。要想改变这局面,就得把学生推到审美体验的正中央,让他们在动起来的过程中,慢慢把鉴赏能力提上去。教《三峡》这课时,不妨试试情境教学。先放段三峡的风光片,配段合衬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受那份雄伟奇丽。接着让学生分组,一人当游客,一人做导游。游客围着三峡的景色特点不停提问,导游得照着课文内容一一解答。这就逼着学生把课文嚼得透透的,把文字描述变成鲜活的讲解,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在互动里品出自然美。还可以搞个课文朗诵赛,让学生在高低起伏的声调里,摸准语言的调子,咂摸出文章的精气神。这么一来,原先坐着听讲的孩子,现在手脚脑子都动起来了。审美体验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成了能摸得着的活东西,鉴赏能力也就在这热热闹闹的过程里,慢慢涨上去了。
三、延伸课外实践活动,搭建审美创造的广阔平台
课堂课时毕竟有限,很难让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把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能给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审美创造天地,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课堂所学,切实提高审美创造本领。初中语文教材里有不少经典古诗,教师可组织“古诗朗诵与创作”这类课外活动。先让学生自选喜爱的诗作反复诵读,教师在旁细致指导,帮他们拿捏诗句的节奏起伏、韵律流转与情感张弛。接着举办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比拼中展示成果,真切感受古诗的语言特质与意境神韵。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试着仿写古诗,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融入进去,学着古人的格式与风骨来写。学生动笔创作时,得吃透古诗的艺术特质与审美内核,把自己的审美感悟化作笔下的诗句。这样的课外实践,既能让学生对古诗之美理解得更透彻,又能实实在在提升他们的审美创造本领,为他们进行审美创造开辟出一片新天地[2]。
四、完善审美评价体系,保障能力培养的持续推进
要让初中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稳步提升,一套扎实的评价机制是重要支撑。评价不能只盯着期末分数,得更看重学习过程里的审美体验,让评价真正成为提升审美能力的助推力。在初中语文教学里,评价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把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用。过程性评价要贯穿教学始终,课堂上留意学生参与审美讨论的主动程度,还有他们对美的感知力和表达力;课外活动中,要看他们的投入状态和创作成果的水准。就像分析《背影》时,得留意他们对父爱意象的感悟深度,以及用语言传递这份情感的能力。总结性评价可以在期末测评中设计相关试题,比如分析文本审美特质、品鉴文学作品等,全面衡量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还得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在互评过程中反思学习得失,认清自身优势与短板。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及时掌握学情,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参照,确保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始终走在正轨上[3]。
结束语:总之,培养初中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整合教材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拓展实践空间并完善评价机制。这一过程既需教师深入挖掘文本美育价值,也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审美体验与创造。通过多维度协同发力,打破审美教育的碎片化局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持续感受语言之美、情感之美与意境之美,从而实现审美素养的渐进提升,为其终身审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彰显语文教学的美育使命与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J].智力,2021,(21):69-70.
[2]徐仲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20,(35):45-46.
[3]杨平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