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应急管理中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效能提升与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路径探析

作者

陈衡军

湖南省衡南县应急管理局 421001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与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梳理政策要求与实践经验,从制度完善、技术赋能、队伍建设、协同机制等维度,探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精准性、权威性和时效性的路径,以及强化森林防灭火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源头防控能力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构建“ 防减救” 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助力实现安全风险精准防控与突发事件高效应对。

一、构建标准化制度体系,夯实效能提升与能力建设基础

制度是规范行为、稳固效能的关键后盾。在安全生产监督执法范畴,应围绕法治化这个核心展开,健全“ 源头严密把关、过程严格治理、后果严厉追究” 的制度体系,通过厘清执法权责列表、统一执法规范、详化自由裁量权标尺,同时夯实企业主体责任追溯机制的基础,将责任落实情况跟信用评价、行业准入资格相联结,搭建起“ 执法-整改-复查-问责” 的封闭管理回路。聚焦森林防灭火相关工作,应当健全“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的责任规范,结合不同区域森林资源的特点以及火灾风险层级,构建具有差异的防控规格,厘清各级政府、部门及经营单位职责界限。[1]

以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标准化的建设为实例,该省采用制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规范》做法,实现执法程序、文书格式、处罚标准的一致化,打造“ 互联网 + 监管” 执法详单,厘定28 个行业领域的检查事项与次数,助力执法从“ 经验驱动” 过渡至“ 标准规范” 。2023 年,全省安全生产违法案件办理周期缩减 30% ,企业隐患整改完成率达 92% ,显著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出现苗头,针对森林防灭火领域,四川省采用“ 林长制协同防火责任制” 策略,全省林区被切割为1.2 万个网格,为各网格配备1 名林长和3 至5 名护林员,采用“ 人员担责、分片包干落实” ,2022-2023 年间,全省森林火灾起数较同比减少了 41% ,反映出制度标准化实践成效的切实凸显。

标准化制度体系堪称提升效能的坚实后盾,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借由统一标准达成“ 规范执法” 成效,森林防灭火凭借责任的精细划分实现“ 精准防控” ,两者皆要借制度明晰权责、规整流程,为后续技术采用和队伍打造给出刚性约束条件,助力应急管理从“ 被动地应对” 过渡到“ 主动地防控” 。

二、强化技术赋能,提升监管执法与防灭火的精准化水平

技术的创新实乃破解应急管理“ 信息不对称” “ 响应不及时” 状况的关键途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可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搭建起“ 智能监督管控” 平台,依靠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和执法信息实时分享,实现风险隐患自动示警、违法举动精准鉴定,进而运用无人机查勘、远程视频督察等非现场执法手段,矫正传统执法“ 人力不足、覆盖层面窄” 的弊病。开展森林防灭火,需大力强化“ 空天地” 一体化监测网络打造,整合卫星遥感手段、无人机巡逻防控、地面瞭望塔等资源,强化火点早期识别及蔓延动向预估能力。[2]

浙江省在安全生产事项上推行“ 浙安码” 智慧监督体系,归拢企业安全培训、隐患整改、执法情况等数据,依靠红、黄、绿三色码动态衡量企业风险等级,执法人员可凭借码色精准开展检查行动,2023 年该省高危行业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相较去年同比下降 56‰ 。针对森林防灭火这一领域,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引入“ 防火智能监测系统” ,经由热成像摄像头跟AI 计算办法,实现火点鉴定准确率达 98% ,响应时间减至 15 分钟范畴内,2022 年成功针对 37 起初期火情进行预警与处置,未出现重大火情。

借助技术赋能,打破传统管理时空禁锢,推动安全生产监管从“ 全面式检查”迈向“ 靶向式管控” ,森林防灭火从以“ 经验防控” 过渡到以“ 数据驱动” ,却要重视技术应用的均衡特性,杜绝出现“ 重硬件投入轻软件配置” “ 重建设规模轻运维效果” 问题,且要强化数据安全跟隐私的守护,促使技术工具有效达成风

险防控效能提升目标。

三、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筑牢应急管理的人才支撑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需推进“ 法律素养与专业技能” 双方面增进,按周期开展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应急处置专题培训,引入像注册安全工程师一样的专业人才,构建执法人员“ 凭证上岗、分类考评” 体系。森林防灭火队伍得构建起“ 专业队伍 + 社会力量” 的协同架构,加大省级森林消防总队标准化建设力度,配置特种器具与应急物资,同时扶植乡镇半专业扑火群体与志愿者群体,实施常态化实战操练,增长初期火情处置及复杂环境作战实力。[3]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实施起“ 执法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每年会组织 1200 余名执法人员开展“ 法律知识+现场实操” 培训活动,若执法人员考核不合格,其执法资格予以暂停,2023 年全省执法案卷优秀率提至 85% 这一水平,从2021 年起算,增长了 40% ,云南省组建省级层面森林消防机动支队,置备直升机、灭火机器人等特种装备物资,队员一年里野外驻训平均达 180 天以上,2022 年处理丽江森林火灾期间,只用48 小时就让明火全部熄灭,不存在人员伤亡情形。

专业化人员成为制度跟技术沟通的桥梁,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凭借“ 专业权威”提升执法公信力,森林防灭火队伍借“ 实战能力” 提升应急处置成效,队伍建设得兼顾质量两方面,应借培训考核强化专业素养,也可借助激励规程稳定人才群体,另外建立起跨区域人才的共享机制,应对基层“ 人员短缺事务繁重” 的现实困局。

四、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应急管理的整体合力

安全生产监管应搭建“ 政府引领、部门协作、企业融入” 体系,建立起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执法机制规章。针对新兴行业、交叉领域风险开展“ 联合筛查、联合处置” ,同步保障企业隐患自我排查上报和政府执法的衔接渠道联通,引导社会民众参与监督实践。森林防灭火得构建“ 防灭救” 一体化协同体系,增进应急管理、林业、气象、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及协同研讨,构建相邻区域“ 联合防控” 体制,厘清火情通报、兵力调配、物资支援流程与责任,实现火情处理“ 早着手、控局面、全清剿” 。

山东省构建“ 安全生产执法联席会议” 制度体系,由应急管理部门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市场监管、住建等12 个部门按月进行会商,2023 年实施联合执法行动达230 回,查出跨领域违法案子共计47 起,与以往相比,下降了62 个百分点,福建省在闽赣、闽浙边界地带构建起“ 跨省森林防火联防区” ,共享监测成果、携手开展巡查活动,2023 年,和去年同期相较,交界区域火灾起数下降了38 个百分点,做到“ 小火不流村外、大火不出片区” 。

协同联动可化解“ 条块分割” “ 各自为战” 困境,安全生产范畴借助部门协作扫除监管空白地带,森林防灭火凭借区域联动强化反应能力,关键之处是建立“ 权职明确、流程顺畅、奖惩有别” 的协作规程,以制度促成信息的互通互联、资源的共享共用、行动的协调同步,最终铸就呈现增效结果的应急管理协作合力。

五、结语

应急管理相关事宜里,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效能与森林防灭火能力的增进紧密相连,采用制度、技术、队伍、协同的四项手段,得以突破难题壁垒,未来当长久优化,驱动应急管理步入现代化阶段,护住安全与生态有序。

参考文献

[1]刘振玲.宁夏森林草原火灾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宁夏:宁夏大学,2021.

[2]陈剑峰.S 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西华师范大学,2023.

[3]秦戬.Z 市消防救援支队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