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纳米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与路用性能提升研究

作者

白海玉

青海第六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12

引言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和车辆轴重的日益增大,传统沥青路面在耐久性、抗裂性、抗滑性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纳米技术作为21 世纪的前沿科技,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材料改性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将纳米材料应用于沥青改性,成为提升沥青路面性能的新途径。

一、纳米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一)原材料准备

在纳米材料选择上,应用于沥青改性的主要有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等。不同纳米材料对沥青性能改善有别,如纳米二氧化硅可提升高温稳定性与抗疲劳性,纳米碳酸钙能增强韧性与抗老化性。实际工程中,要根据道路需求与环境条件选材,并控制粒径( 1-100nm )、纯度等指标。沥青应选合格基质沥青,集料要洁净、干燥、强度耐磨,且注意合理级配以提升路面性能。

(二)纳米改性沥青制备

纳米改性沥青的制备过程中,关键在于实现纳米材料在沥青中的均匀分散。常用的制备方法有机械搅拌法、高速剪切法和胶体磨法等。机械搅拌法是通过搅拌器的旋转,使纳米材料与沥青混合,但该方法分散效果相对较差;高速剪切法利用高速旋转的剪切头产生强大的剪切力,将纳米材料破碎并分散在沥青中,分散效果较好;胶体磨法是将纳米材料和沥青送入胶体磨中,通过研磨盘的高速旋转实现纳米材料的细化和分散,其分散均匀性最佳。在制备过程中,还需控制好搅拌(或剪切、研磨)的时间、温度和转速等参数。一般搅拌温度控制在 160-180C ,搅拌时间为45-60 分钟,以确保纳米材料充分分散在沥青中,形成稳定的纳米改性沥青。

(三)沥青混合料搅拌

将制备好的纳米改性沥青与集料、矿粉等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搅拌温度和时间。搅拌温度过高,会导致沥青老化,降低路面性能;搅拌温度过低,则会使沥青与集料不能充分裹覆,影响混合料的质量。通常,纳米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温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高 5-10C ,一般控制在 170–185Cc 。搅拌时间也应适当延长,干拌时间为5-10 秒,湿拌时间为 30-45 秒,确保纳米改性沥青与集料均匀混合,形成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沥青混合料。

(四)摊铺与碾压

摊铺作业时,纳米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前要预热摊铺机,温度不低于160C. 。摊铺中,控制速度在 2⋅4m/min ,匀速摊铺,确保路面平整。同时,通过调整熨平板高度控制摊铺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相邻摊铺带重叠 5-10cm,保证连续性与整体性。碾压施工分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各阶段控制不同温度、采用不同压路机,按规范遍数碾压,注意碾压路线和方向,避免损伤路面。

二、纳米改性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提升分析

(一)高温稳定性提升

纳米材料的加入能够改变沥青的分子结构,增加沥青的黏度和内聚力,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沥青中,形成一种物理交联网络结构,限制了沥青分子的热运动,使沥青在高温下不易流动变形。例如,纳米二氧化硅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比表面积,能够有效填充沥青的空隙,增强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结构,提高其抵抗车辙的能力。通过车辙试验对比发现,纳米改性沥青路面的动稳定度比普通沥青路面提高30%-50% ,在高温重载交通条件下,能够显著减少车辙病害的发生。

(二)低温抗裂性改善

在低温环境下,纳米改性沥青能够有效降低沥青的脆性,提高其柔韧性和抗裂性能。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使其能够均匀分散在沥青中,起到增韧作用,缓解沥青在低温时的收缩应力。同时,纳米材料与沥青之间的界面作用力较强,能够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整体韧性。

(三)水稳定性增强

纳米改性沥青能够改善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能,提高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纳米材料的表面活性高,能够与沥青和集料表面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增强界面粘结力。同时,纳米材料形成的网络结构能够阻止水分的侵入和扩散,减少水分对沥青与集料界面的破坏。通过水煮法和冻融劈裂试验发现,纳米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粘附等级比普通沥青混合料提高 1-2级,冻融劈裂强度比提高 15%-25% ,有效降低了路面在水侵蚀作用下出现剥落、坑槽等病害的风险。

(四)抗疲劳性能提高

纳米改性沥青能够延缓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损伤,提高其抗疲劳性能。纳米材料的加入改善了沥青的微观结构,增强了沥青混合料的韧性和抗变形能力,使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能够承受更多的应力循环次数。例如,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能够在沥青中形成导电网络,监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损伤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纳米改性沥青路面凭借合理工艺与纳米材料改性,在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抗疲劳性能上显著优于普通沥青路面。从原材料准备至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各环节均影响最终性能,需严格把控工艺要点。未来,应深化纳米材料与沥青作用机理研究,开发更优纳米改性沥青材料;优化施工工艺,提升效率与质量;加强长期性能监测评估,为广泛推广提供依据,推动道路建设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姜伊亮.市政道路中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运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10):0025-0028

[2]李俊.路面摊铺施工中SMA 沥青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4(11):176-179

[3]陈庚.耐久性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优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4(01):0154-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