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碳” 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韩琪 张毛毛 阮班航
信电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54
引言
“ 双碳” 即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土木工程作为支柱产业,施工耗能耗资且碳排放占比高,降低其碳排放是实现“ 双碳” 的重要举措。绿色建筑材料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利用固废生产,环保健康可回收。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能减少对传统高耗能污染材料的依赖,降碳节能,故研究其应用意义重大。
一、“ 双碳” 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意义
(一)降低碳排放,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
传统土木工程大量使用水泥等材料,生产使用能耗高、碳排放大,如每吨水泥约排0.8-1 吨二氧化碳。绿色建筑材料生产注重节能减排,采用先进工艺,还能利用工业废弃物,减少能耗与排放,可显著降低行业碳排放,助力“ 双碳” 目标。
(二)节约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耗大量砂石等自然资源,过度开采致资源短缺与生态破坏。绿色建筑材料可缓解此问题,如再生骨料混凝土替代天然骨料,减少砂石开采;合理用竹材等可再生材料,减少森林砍伐,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施工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传统建筑材料含甲醛等有害物质,危害施工人员健康并污染环境。绿色建筑材料无毒无害无放射性,施工中不释放有害物质,能改善施工环境、保障健康,且耐久性和稳定性好,可提高建筑质量与寿命,减少后期维修改造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
二、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一)墙体材料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墙体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和碳排放有着重要影响。在绿色建筑材料中,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常用的墙体材料。它是以水泥、石灰、砂等为主要原料,加入发气剂,经搅拌、浇筑、养护等工艺制成的一种轻质多孔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质轻、保温、隔热、隔音等优点,其导热系数较低,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同时,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矿渣等,减少了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另外,秸秆复合墙体材料也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墙体材料。它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胶粘剂和添加剂,经过压制、固化等工艺制成。秸秆复合墙体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而且充分利用了农业废弃物,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采用这些绿色墙体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降低碳排放。
(二)保温隔热材料
保温隔热材料是减少建筑物能耗的关键材料之一。在绿色建筑材料中,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和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是常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它们具有质轻、保温隔热性能好、吸水率低等优点,能够有效阻止建筑物内外的热量传递,减少空调和采暖设备的能耗,从而降低碳排放。
此外,岩棉保温材料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保温隔热材料。它是以玄武岩等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纤维化等工艺制成的。岩棉保温材料具有防火、保温、隔热、隔音等性能,且不含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将这些绿色保温隔热材料应用于建筑物的屋面、墙面和地面等部位,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符合“ 双碳” 目标的要求。
(三)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防止建筑物渗漏,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功能。传统的防水材料如沥青卷材等,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而绿色防水材料则具有环保、无污染、耐久性好等特点。
例如,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常用的绿色防水材料。它以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主要原料,经化学反应制成。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良好的弹性、粘结性和耐候性,能够适应建筑物的变形,且在施工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另外,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也是一种绿色防水材料,它由聚合物乳液和水泥等混合而成,具有环保、无毒、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这些绿色防水材料,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物的防水效果,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绿色建筑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成本较高
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相对复杂,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设备,导致其成本较高。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绿色建筑材料的价格往往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推广和应用。
2.技术不够成熟
虽然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部分绿色建筑材料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在性能和质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再生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工程要求,影响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市场认知度低
由于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时间相对较短,市场对其认知度还比较低。很多建筑企业和消费者对绿色建筑材料的性能、优点和应用方法了解不够,仍然倾向于使用传统建筑材料,这也制约了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4.相关标准和规范不完善
目前,我国关于绿色建筑材料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认证标准。这导致市场上的绿色建筑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生产的绿色建筑材料不符合相关要求,影响了绿色建筑材料的声誉和应用。
(二)解决对策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建筑材料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和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还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要求在一些重点工程和大型项目中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推动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2.加强技术研发
加大对绿色建筑材料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攻克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和应用中的技术难题。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降低其生产成本,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3.提高市场认知度
加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媒体、展会等多种渠道,向建筑企业和消费者普及绿色建筑材料的知识和优点,提高市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同时,建立绿色建筑材料示范工程,展示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效果,引导市场消费。
4.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
加快制定和完善绿色建筑材料的标准和规范,建立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认证标准。加强对绿色建筑材料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证绿色建筑材料的质量,维护市场秩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 双碳” 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应用绿色建筑材料是行业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能降碳、节资、改善施工环境及保障健康。虽存在成本高、技术欠成熟、认知度低、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但可通过政策支持、技术研发、提高认知、完善标准解决。未来,绿色建筑材料将更丰富、优良、低廉,应用更广,行业应积极推广,助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鑫,付琪桓,刘晴“. 双碳” 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J].陶瓷.2024(08):144-147
[2]陈钢.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创新应用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4(05):0049-0052
[3]吕晓华.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 A.2024(05):01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