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和安全控制分析
高磊
承德润金水务有限公司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 06760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在此情况下,怎样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高效、安全和质量稳定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施工管理质量和安全控制既关乎工程能否顺利完工,又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长久效益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和安全控制的关键点展开深入剖析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水利工程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要点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直接影响地基处理及基础施工质量,不同地层结构和岩土性质要求采取差异化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气候和水文状况明显影响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成效,降雨量,气温变化以及水位变动等须借助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加以应对,施工材料品质乃工程建设的物质根基,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原材料性能指标务必严控,构建完备的材料检测体系并完善质量追踪机制。机械设备性能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直接左右施工工艺执行成果,须要强化设备维修保养并开展人员技能培训。所以,根据影响因素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配合比设计、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重点控制地基承载力的检测与控制,在防渗系统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防渗材料的性能及施工缝处理的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使各项控制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2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
从原材料采购源头抓起,把好供应商的资质关和信誉关,进场材料要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按要求抽样送检,检验合格才能使用,比如混凝土,水泥土,水泥要检测强度,安定性这些指标,钢材要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这些参数,不让不合格材料混进施工现场,从源头上为工程质量护航。
2.2 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是水利工程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在材料采购方面,要严格挑选供应商,保证其信誉良好且具有相应的资质,所提供的材料需符合工程设计需求以及相关标准,就拿混凝土工程中的水泥来说,要对其强度等级、安定性等指标加以检测,钢材则要看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参数是否达标,在材料运输与储存期间,也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以防止材料遭受潮湿、变质、锈蚀等情况,水泥应当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之中,不能让其被雨水淋湿而结块,钢材则要执行防锈措施并按照类别妥善放置,进入施工现场之后的材料同样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和验收,不合格的材料绝对不能进场使用。
2.3 完善建设管理制度
一方面是完善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各参建单位职责权限,建立合理的管理架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业主单位各有侧重,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制订细致的施工管理流程,从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各个环节均包括在内,实行流程化管理,做到每个步骤都有据可依,规避管理漏洞,另一方面是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会影响施工质量,要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有效地制约施工单位,以免出现偷工减料、拖延工期等情形,还要制订施工进度管理制度,形成完备的施工计划,并定期开展进度巡查,从而促进工程按时推进,也要制订质量管理制度,指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对于施工进程中的主要步骤实施重点监管,保障工程质量,而且指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改善现场安全状况,缩减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3 水利工程安全施工关键环节控制
3.1 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由于景电二期古浪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暨生态保护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存在高空作业、深基坑开挖、大型机械操作等高风险因素,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施工单位要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含专职安全员、技术员、施工员等,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全权负责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局面,还要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务必对工程的安全负责,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及整改落实,施工人员则要严格依照操作规程作业,杜绝违章操作。施工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让施工有章可循,比如针对高空作业,深基坑开挖这些高危环节,必须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方案,还要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定期做安全检查,排查隐患,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始终处在可控范围内。
3.2 强化技术创新驱动
伴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提高,如何加强技术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提升施工安全控制水平的重要手段,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管理理念,能有效破解传统施工方式存在的难题,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性,在技术方面,施工单位应大力推行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设备,比如自动化监控系统,远程控制系统之类的,以达到对施工流程实施实时监督并精确管控的目的,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在技术研究层面,也要着力推进技术研发工作,对于施工当中碰到的技术难点展开攻关活动,进而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改进施工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并重视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利用,把研究成果尽快地投入到实际生产活动中去,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能力的持续增强。
3.3 优化监管机制
要想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品质,就要改善现有的监管体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大监管强度,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以落实,监管部门应当定时去工地现场做安全巡查,针对查出的安全问题立即执行整改,还要跟进复查,保证隐患被彻底根除,对于触犯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给予严厉处理,营造出强大的威慑力,第二,健全监管系统,营造起多方协同的监管局势,除了政府部门的监管之外,还要把第三方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纳入监管范畴,创建起多元化的监管系统。这些机构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独立检测和评估,给监管部门给予更客观,更精确的监管依照,还要加大信息化创建力度,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善监管效能,可以创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做到施工信息的即时上传和分享,方便监管部门随时掌握施工动态,对安全问题作出快速反应和处理,而且,借助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危险发出警报并加以预估,从而给监管部门给予更为科学的决策支撑。
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和安全控制是保证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因素。对影响施工的因素及控制因素进行详细研究,针对其特点,从控制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入手,采取一系列的控制办法,在施工的各个过程中,从施工原材料到施工材料再到施工过程中的建设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在控制安全中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注重创新的技术驱动因素、完善监管控制因素以及其它关键因素等都给工程的安全控制带来了很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攀.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6):205-207.
[2]刘钊.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J].水上安全,2024,(16):157-159.
[3]马占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3,6(08):147-149.
[4]胡伊玲.探讨某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质量控制[J].石河子科技,2022,(0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