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与 AR 技术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
江艳
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
引言
VR 与 AR 技术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中职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其中 VR 技术可基于教学内容为学生营建沉浸式三维虚拟课堂情境,AR 技术则可融合虚拟信息,基于学生虚实结合的交互学习体验,整个教学活动中可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效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展开 VR 与 AR 技术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势在必行。
一、运用 AR 技术实现文物与地图的交互识读,促进知识体系构建
借助 AR 技术呈现历史知识中,可以在虚实融合、图像识别和三维建模中具象化呈现知识内容,这一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构建起立体的知识结构。中职历史教学中,为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利用 AR 技术将历史文物、地理空间与时间线有机整合,促使学生把握历史事件背景逻辑。同时,教师还可以发挥 AR 技术的多模态感知功能,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引导学生在图文、语音、空间等多维信息中逐渐构建起历史知识脉络,从而有效强化历史教学效果[1]。
例如,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知识点教学中,为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加大对 AR 技术的应用力度,在文物与地图的交互识读中逐步引导学生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首先借助 AR 技术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图像与文字信息投影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移动设备扫描课堂中的青铜器图片或模型,立刻进入虚拟展示界面,观察青铜器的三维结构、雕刻细节及历史背景。每个青铜器的具体信息(如历史时期、用途、文化象征等)会通过 AR 技术叠加在图像上,而学生则可以点击虚拟标签进一步了解青铜器背后的历史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虚拟的“古代青铜器博物馆”,采用 AR 技术呈现不同时期的青铜器,从商代到西周,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帮助学生系统了解青铜器在中国历史中的演变,给予学生沉浸式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探索青铜器的文化与历史背景,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融合 VR 课程包与历史案例剧本,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VR 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呈现出交互性较强的特点,可以将学生全身心带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当中[2]。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融合 VR 课程包与历史案例剧本,发挥 VR 课程包功能再现逻辑严密的历史情境,并利用历史案例剧本,将历史知识更加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史实,并提出假设、深入分析,这一过程中可以构建更加生动的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中持续反思历史现象,全面发挥 VR 技术功能为学生提供探究平台,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与探究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融合 VR 课程包与历史案例剧本打造沉浸式探究课堂,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佩戴 VR设备,进入虚拟再现的清末社会环境,从互动视角体验民众疾苦、列强入侵与政治腐败等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革命前夜”的情境剧本,学生化身为不同历史角色,根据剧本任务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信息搜集与情境对话,了解革命思想的传播、组织的筹备以及武昌起义的爆发过程。而在情境推进中,教师可设置关键问题链:“为什么清政府难以维持统治?”“各阶层对革命持何态度?”引导学生在角色立场中进行分析与辩证思考,借助 VR 技术所提供的真实体验与剧本式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三、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 VR 学习行为,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
新时期中职历史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加大对 VR 技术的应用力度,借助 VR 平台对学生整个历史知识探究过程中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积极构建虚拟学习环境,搜集学生完成各项历史人物过程中的行为、停留时间以及操作思路,在对各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过程中,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了解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全面了解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针对性进行教学方法调整,针对学生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为确保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历史知识探索当中提供保障[3]。
例如,在“三国鼎立”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佩戴 VR 设备进入虚拟的三国时期场景,体验曹魏、刘蜀、孙吴三个政权的兴起与对峙,在虚拟场景中,学生可以扮演三国时期的关键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亲身参与到历史决策与战争策略的模拟中。在这一过程中,VR 平台会记录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的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停留时间、任务完成度等行为数据,在数据分析中即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思维逻辑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深度。如某些学生可能在分析曹操的统一战略时停留较长时间,表明其对政治权谋感兴趣,而其他学生则可能更多关注战争局势,这为教师提供了精准的教学反馈。在全面掌握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基础上,教师可以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对于策略性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三国时期的军事与政治博弈;对于更关注历史事件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背景资料和事件分析,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范围内深入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究热情,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中职历史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为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强化教学质量,可积极引入先进的 VR 与 AR 技术,构建沉浸式场景,不断给予学生交互体验,并在利用先进技术中挖掘学习数据,提升教学的直观性,为从整体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与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永慧.互联网下 VR/AR 技术在民族文物数字化展现中的应用研究[J].互联网周刊,2023(1):29-31.
[2]蒋烜婷.新时期背景下微课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9):218-220.
[3]吴芸.旧史•新学——中职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俏丽,2024(6):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