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法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刘丽英
江门市新会葵城中学
一、引言
信息爆炸时代,学生阅读挑战重重,浅阅读现象普遍,不少学生虽阅读量不小,但感悟力和写作能力未获实质提升。在此背景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亟需探索有效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作为一种深度阅读方式,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边注,助其精准把握文本的语言、结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等,实现工具修炼与人文涵养。本文将以《骆驼祥子》为例,深入剖析该阅读法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二、批注式阅读法的内涵与价值
(一)批注式阅读法的内涵
批注式阅读法是指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种阅读方法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读者既可以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也可以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常见的批注类型有分析(赏析)式、概括式、评价式、感想式等。分析式批注侧重于对文本的词句、段落进行细致的分析,挖掘其表达效果和深层含义;概括式批注则是对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评价式批注是对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写法等进行评价;感想式批注是读者阅读后产生的个人感受和思考。
(二)批注式阅读法的价值
与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只知大概、不明细节的浅阅读相比,批注式阅读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它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涵。通过做批注,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加深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在批注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分析、评价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此外,批注式阅读法还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当前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生存在浅阅读现象,虽阅读量不小,但阅读感悟力和写作能力未明显提升。他们阅读时缺乏深入思考,只是简单浏览,对文本一知半解,且未养成做批注习惯,难以及时记录感悟与疑问,阅读效果不佳。还有一些学生阅读缺乏系统性与计划性,随意翻阅,难以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四、批注式阅读法在《骆驼祥子》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诵读教学,把握内容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做批注与诵读教学相结合,以诵读为主线设计教学,以批注的方式为诵读做设计。批注重在把握内容、情感,品味语言、写法,而诵读则是将自己的理解、感悟通过声音加以传达。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中祥子买车的相关段落时,让学生先进行批注,分析作者运用的描写手法,体会祥子此时的心情。然后,让学生通过诵读来表现祥子的兴奋和激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师示范引导,掌握批注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批注方法并示范。批注是很好的读书法,即阅读时把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语言标注在文章空白处。以批注评点课文形式自由,可品词、赏句段,还能谈阅读感受。例如,在讲解《骆驼祥子》中对祥子外貌描写的段落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批注示范:“‘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这段外貌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祥子朴实、憨厚的形象,从‘圆眼’‘肉鼻子’等细节可以看出作者对祥子观察的细致入微。”此外,教师可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批注示例”,引导学生分析它们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让学生以现成的范例作为参考。
(三)珍视学生感受,促进互动交流
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分享智慧,主动修正认识的偏差。考虑到对于一部整本书,学生批注的内容可能五花八门,因此教师要突出学习重点,在学生阅读、批注的过程中抓住契机,点拨引导。例如,在组织学生阅读《骆驼祥子》后进行交流分享时,有的学生可能对祥子的命运感到同情,有的学生可能对社会的黑暗感到愤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拓宽思维,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四)针对真题批注,提升应试能力
以 2024 年广东省中考语文真题为例,题目要求补写批注:

批注可以这样写:通过祥子的自我嘱咐和答辩,生动地展现出他在经历挫折后仍怀有希望和志气,渴望通过努力成家立业,反映出他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也为后文他命运的转变埋下伏笔。通过这样的真题批注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批注的方法,提高应试能力。
(五)依据文本特点,开展多样批注
《骆驼祥子》具有丰富的文本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开展多样批注。从内容方面,学生可以概括章节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变化。例如,在批注祥子三次买车又失车的情节时,学生可以总结出祥子从充满希望到逐渐绝望的心理历程。从结构方面,学生可以分析小说的线索和布局。如《骆驼祥子》以祥子的买车梦为主线,贯穿全文,学生可以批注出各个情节与主线的关联。从写作手法方面,学生可以赏析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比如,对祥子拉车时的动作描写进行批注,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祥子的勤劳和坚韧。从语言特色方面,学生可以品味老舍先生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批注出文中具有特色的语句。
五、结论
批注式阅读法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意义重大。以《骆驼祥子》为例,采用结合诵读、教师示范、珍视学生感受、针对真题及依文本多样批注等策略,能提升学生阅读感悟与写作能力,解决阅读问题。教师应积极推广,引导学生养成批注习惯,还要不断探索创新应用策略,满足不同需求,为教学添活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李乃滨 侯方兵.曲径通幽 静水流深——以《昆明的雨》为例谈细读文本阅读策略[J].语文月刊,2024 (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