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水利工程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

季宗平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供水站 737300

一、引言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水利工程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如工程老化、自然灾害破坏、人为因素影响等。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已成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水利工程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2.1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工程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如堤坝决口、水库溃坝等,将给下游地区的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维护社会稳定

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果水利工程出现安全问题,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洪水灾害、供水短缺等问题,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通过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可以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在农业灌溉、工业供水、水力发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能够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供应,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当前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部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3.2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水利工程管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但目前一些管理单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安全维护知识掌握不足,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

3.3 资金投入不足

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工程维修、设备更新、安全监测等方面。然而,由于资金有限,一些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开展,导致工程老化、设备损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安全隐患增加。

3.4 安全监测手段落后

部分水利工程的安全监测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的运行状况和安全信息。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甚至没有配备必要的安全监测设备,难以对工程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预警和防范。

3.5 应急管理能力薄弱

在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时,一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应急管理能力薄弱,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响应速度慢,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导致事故损失扩大。

四、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的有效措施

4.1 完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明确管理单位的职责和权限,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管理单位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价,激励管理单位积极履行职责,保障水利工程安全。

4.2 加强人员管理

4.2.1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鼓励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

4.2.2 合理配置人员

根据水利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合理配置管理人员,确保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实行岗位责任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4.2.3 引进专业人才

积极引进水利工程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充实管理队伍。为引进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4.3 加大资金投入

4.3.1 争取政府财政支持

积极向政府争取水利工程管理维护资金,加大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优先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维护和设备更新等关键环节的资金需求。

4.3.2 拓宽融资渠道

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管理。可以通过 PPP 模式、股权融资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缓解资金压力。

4.3.3 加强资金管理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防止资金挪用和浪费。

4.4 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

4.4.1 建立设备维护制度

制定完善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维护的周期、内容和标准。定期对水利工程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4.2 更新老化设备

对老化、损坏严重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在设备更新过程中,要注重选择先进、适用、节能的设备,提高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4.4.3 加强设备档案管理

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通过设备档案管理,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维护历史,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4.5 强化安全监测

4.5.1 完善安全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安全监测体系,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合理布置监测站点和监测项目。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如传感器、遥感技术等,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5.2 加强监测数据分析

定期对安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工程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和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4.5.3 开展安全评估工作

定期对水利工程进行安全评估,全面了解工程的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全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4.6 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4.6.1 制定应急预案

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6.2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抢险救援物资和设备,如砂石料、编织袋、救生衣、冲锋舟等。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物资完好可用。

结语

水利工程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是水利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人员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强化安全监测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等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同时,水利工程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与预防措施分析[J]. 余磊. 水上安全,2025(03).

[2]水利工程中大型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分析[J].秦国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4(11).

[3]新时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对策研究[J].樊志德.水上安全,20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