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然角“活”起来
王玉银
皖滁州市凤阳县府城镇五岔路北示范幼儿园老园 233100
引言
《纲要》中指出:“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是静态知识的传递,而应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为幼儿观察和探索提供了窗口的同时,也开拓了视野和激发好奇心。
一、诉—幼儿园自然角的价值与作用
儿童天生对自然好奇,但接触的机会并不多,而且他们以往的观察只是单方面的,甚至有的时候自然角成了遗忘的角落。因此,在自然角实践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创设丰富的自然角来弥补幼儿与自然接触不足的问题,为他们提供相对自由的,随时可以观察动植物生长的机会,让自然角成为儿童的活课堂,使幼儿获得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提高。
二、话—幼儿园自然角当下发展现状
幼儿园关于自然角的开展,尽管先前的研究包含了很多方面,但依旧不够深入还存在一些研究空白。例如,教师在指导自然角方面仍然没有系统的方法,教师指导概念的不足;或是指导过程中针对性不强;有关于儿童与自然角之间的研究也不多;幼儿园自然角的空间设置,基础材料的考察,自然角育种内容,儿童和自然角的性质,教师对自然角的指导和观察,家长对自然角支持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对自然角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1.自然角布局不合理,暗藏安全隐患。
幼儿园自然角大多设置在通道或是不适合孩子观察高度的阳台上,当孩子们在自然角活动时又会聚集在一起,狭窄的通道和不易观察的阳台容易出现拥挤的隐患,孩子们在自然角活动中容易碰撞后造成摔伤的问题。
2.自然角基础工具量少,操作难度大。
开展自然角活动必然会用到工具,这样幼儿才可以有更好的活动体验。但是,在观察中发现,自然角工具的数量、类型存在一些问题。数量少,幼儿容易相互争抢,甚至无法进行活动。
3.教师相关经验不足,且缺乏学习主动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缺乏掌握栽培和喂养相关的知识基础,而教师是自然角活动开展和处理问题的第一人。所以,当前自然角活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幼儿园自然角没有专们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指导老师,这使得自然角活动难以展开。
三、做——幼儿园自然角活动的指导要点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幼儿园自然角的开展。从而有效地开展活动,并在更深层次上提高教师指导幼儿更好的进行观察。
1.教师主动精进经验,有效指导幼儿。
教师是自然角创设活动的组织者,在活动的早期阶段,教师需要负责相关的准备工作,组织孩子们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提供指导,并在活动结束后回答幼儿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来种植和饲养储备物。因此,首先教师应抓住工作和生活中的空闲时间主动提高有关自然角的知识和经验。其次教师应主动通过互联网、书籍和其他方式来提高相关知识和经验,并应对幼儿在实际活动中不了解的问题。然后主动创造机会,与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有经验的家长进行交流,学习知识并消除疑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自然角活动。
2.优化材料的选择,保证幼儿安全。
在自然角活动中,儿童离不开相关的材料。如铲子,水壶、饲料等。并且要及时检查自然角缺少和不合适的材料,这样幼儿观察自然角的效果才会提高。第一,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儿童的年龄尚小,如置办水壶时应选择根据孩子的手掌和力气,以免孩子们拿不动不能使用。第二,置办的数量要充足,在活动过程中也要检查数量是否足够。第三,材料的选择要注意安全问题。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活动的首要原则。幼儿的活动不能与工具和材料分开,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必须注意没有安全隐患。就像在选择铲子时,避免购买太锋利的铲子,可以选择塑料铲子,既灵巧又安全。放置花盆时,尽量避免使用铁质材料,并购买边缘不尖的塑料或木质花架。第四,在摆放物料时,可以摆放在一些固定的显眼位置,方便孩子取放,收拾整理工具,这样也不会因为摆放物料的混乱而引起空间的阻塞。
3.让幼儿成为自然角的“小主人”
第一、鼓励幼儿参与自然角的规划、布置(如分组负责不同区域),以及日常照料(浇水、记录生长),增强主动性和责任感。在自然角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孩子在活动中的疑问,在指导中教师应注意时机,抓住自然角活动的教育机会。支持他们的猜想和假设,并创造条件指导他们通过观察、调查找到答案。
第二,应允许幼儿犯错误,犯错误是幼儿探究中常见的现象。错误对于儿童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赋予孩子犯错的权利,不要否认孩子,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为进一步指导和支持孩子提供依据。
第三,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多元表达。在幼儿与自然角的互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之间进行独立的探索,并指导和及时反馈幼儿的探索过程。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如语言描述、手势比划、图画记录等),对能力不同的幼儿给予针对性支持,比如帮小班幼儿贴观察贴纸。
第四,老师应发挥示范作用。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参与到自然角的观察和讨论,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第五,结合生活经验和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在内容选择上要体现适宜性,在活动指导上要体现幼儿的发展性,在观察记录上要体现多样性,这样才能使自然角“活”起来,以发挥自然角的最大功能。比如用种植的蔬菜做简单凉拌(如黄瓜)、用落叶拼贴画,让幼儿感受自然与生活的联系。
第六,及时渗透爱护自然的理念。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体会“生命需要呵护”,比如讲解“花儿好看不能摘”“给小泥鳅换水要注意什么”,潜移默化培养环保意识。
通过自然角让幼儿在一个小区域就可以观察四季的变迁,帮助幼儿了解自然,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小小的自然角蕴含了一个大大的世界,教师应捕捉幼儿每一个主动学习的契机,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收获快乐的同时让自然角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探索、展现智慧的舞台,助力于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王艳芝,郑兴娟.幼儿科学及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最守志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