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日常保养技术探讨
王硕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引言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以其零排放或低排放的优势,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寿命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使用成本和安全性。然而,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因此,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行科学合理的日常保养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保养技术,可以减缓电池的老化速度,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时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影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寿命的因素
1.1 充放电方式
不合理的充放电方式是影响动力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充会导致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温度升高,加速电池材料的分解和老化,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过放则会使电池极板硫化,降低电池的容量和内阻,影响电池的性能。此外,频繁的快速充放电也会对电池造成较大的损伤,因为快速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池温度急剧升高,加速电池的老化。
1.2 使用环境
使用环境对动力电池的寿命也有显著影响。温度是关键因素之一,高温会加速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加快、寿命缩短;低温则会使电池的内阻增大,充放电效率降低,影响电池的性能和续航里程。湿度也会对电池产生影响,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电池内部短路,损坏电池。另外,振动和冲击也会对电池的结构造成损伤,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
1.3 电池管理系统(BMS)性能
电池管理系统负责对动力电池进行监测、管理和保护,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如果 BMS 不能准确监测电池的状态,如电压、电流、温度等,就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容易导致电池过充、过放、过温等问题,从而缩短电池的寿命。此外,BMS 的均衡控制功能也很重要,如果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性能不一致,BMS 不能及时进行均衡充电,会导致部分电池过充或过放,影响整个电池组的寿命。
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日常保养技术
2.1 充电保养
2.1.1 避免过充和过放
在充电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过充。当电池充满后,应及时停止充电。目前,许多新能源汽车都配备了自动充电截止功能,但用户仍需关注充电状态,防止充电设备故障导致过充。同时,要避免电池过放,尽量不要将电池电量耗尽至过低水平。一般来说,当电池电量低于 20%-30% 时,就应及时充电,以减少电池极板硫化的风险。
2.1.2 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和充电设备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如果时间允许,尽量采用慢充方式,慢充可以使电池充电更加充分、均匀,减少对电池的损伤。快充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为电池补充电量,但频繁使用快充会加速电池的老化。此外,要选择质量可靠、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设备,避免使用劣质充电设备对电池造成损害。
2.1.3 控制充电环境温度
充电环境温度对电池的充电效果和寿命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电池充电的最佳温度范围为 15∘C.35∘C 。在高温环境下充电,电池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加速电池的老化;在低温环境下充电,电池的充电效率会降低,甚至可能无法正常充电。因此,在充电时,应尽量选择温度适宜的环境,避免在高温暴晒或低温寒冷的环境下充电。如果必须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充电,应采取相应的散热或保温措施。
2.2 存放保养
2.2.1 控制电池电量
如果新能源汽车需要长时间存放,应将电池电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一般来说,电池电量保持在 50%-70% 为宜。过高的电量会增加电池的自放电率,导致电池容量衰减;过低的电量则可能使电池极板硫化,影响电池
的性能。
2.2.2 选择合适的存放环境
存放新能源汽车时,应选择干燥、通风、阴凉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高温会加速电池的老化,潮湿环境可能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同时,要避免将车辆存放在有强烈振动和冲击的地方,以免损坏电池结构。
2.2.3 定期检查和维护
在存放期间,应定期对车辆和电池进行检查和维护。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月)启动一次车辆,让电池运行一段时间,以保持电池的活性。同时,检查电池的外观是否有损坏、漏液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2.3 使用过程保养
2.3.1 平稳驾驶
在行驶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平稳的驾驶风格,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急转弯等激烈操作。激烈驾驶会使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瞬间增大,产生大量的热量,加速电池的老化。平稳驾驶可以减少电池的负荷,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2.3.2 合理使用空调和其他电器设备
空调和其他电器设备的使用会增加电池的能耗,缩短车辆的续航里程。因此,在使用空调时,应合理设置温度和风速,避免过度使用。同时,在不使用其他电器设备时,应及时关闭,以减少电池的电量消耗。
2.3.3 避免长时间高负荷运行
长时间高负荷运行会使电池温度升高,加速电池的老化。因此,应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高速行驶或爬坡等高负荷工况。如果需要进行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应适当停车休息,让电池冷却降温。
2.4 定期检查与维护
2.4.1 外观检查
定期检查电池的外观,查看电池外壳是否有破损、变形、漏液等情况。如果发现电池外观有异常,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2.4.2 连接部件检查
检查电池与车辆之间的连接部件,如电线、插头等是否松动、腐蚀。松动的连接部件会导致接触不良,产生热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腐蚀的连接部件会影响电流的传输,降低电池的性能。因此,如果发现连接部件有问题,应及时进行紧固或更换。
2.4.3BMS 系统检查
定期到专业维修店对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 BMS 能够准确监测电池的状态,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同时,检查 BMS 的均衡控制功能是否正常,保证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性能一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日常保养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性能和经济性的关键。影响动力电池寿命的因素众多,包括充放电方式、使用环境、电池管理系统性能等。通过合理的充电保养、存放保养、使用过程保养以及定期检查与维护等日常保养技术,可以有效减缓电池的老化速度,降低电池出现故障的概率。新能源汽车用户应充分认识到动力电池保养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保养方法,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同时,汽车制造商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保养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用户的保养意识和技能水平。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保养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将得到有效延长,新能源汽车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子怡,肖华炜.浅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维护与保养技术[J].大众 汽车.2024(03):0085-0087
[2]杨金玉,潘志勇,李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维护与保养探析[J].时代汽车.2024(12):125-127
[3]朱汝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维护与保养[J].时代汽车.2024(06):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