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电厂汽轮机检修中油系统常见故障与应对

作者

袁哲理

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 广东省 揭阳市 522000

引言

汽轮机作为电厂核心设备,其油系统承担着润滑、冷却、密封和调节等重要功能。油系统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统计表明,汽轮机故障中约 30% 与油系统有关。因此,深入研究油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应对策略具有重要工程价值。本文基于现场实践和理论分析,系统梳理了油系统典型故障模式,提出了针对性的检修与预防措施。

1 油系统构成

电厂汽轮机油系统主要由油箱、油泵、冷油器、过滤器、油管路、阀门以及各类监测仪表等部分组成。油箱作为油系统的储油容器,为整个系统提供油液储存空间,并起到分离油中空气、水分和杂质的作用。油泵是油系统的动力源,负责将油箱中的油液加压输送到各个需要润滑、调速和保安的部位,常见的油泵有主油泵、辅助油泵和事故油泵等。冷油器用于冷却油液,控制油温在合适范围内,防止油温过高导致油质恶化和设备损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循环水或其他冷却介质与热油进行热交换。过滤器安装在油管路中,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油液中的固体颗粒杂质,保证油液清洁度,防止杂质进入设备摩擦副,加剧磨损。油管路则将各个部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油液的输送和循环。阀门用于控制油液的流向、流量和压力,如节流阀、调节阀、止回阀等。监测仪表实时监测油系统的各项参数,如油温、油压、油位等,为运行人员提供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2 油系统常见故障类型

2.1 油质劣化

油质劣化是油系统常见故障之一。正常运行的油应具有清澈透明外观与稳定理化性质,但实际运行中,油质常因多种因素变差。颜色变深、浑浊,出现沉淀物或絮状物,酸值、水分、颗粒杂质含量超标等,均为油质劣化表现。油质劣化会降低油的润滑性能,加剧部件磨损,堵塞过滤器与油管路,影响系统正常供排油,还可能导致调速系统动作迟缓、卡涩,严重威胁汽轮机安全运行。

2.2 油压异常

油压异常包括油压过高与过低。油压过高时,系统密封件承受过大压力,易引发泄漏,还可能导致安全阀频繁起跳,造成油品浪费与环境污染;油压过低则无法为汽轮机各部件提供足够润滑与动力,致使轴承磨损、转子下沉,甚至引发烧瓦事故,同时影响调速系统响应速度与准确性,使汽轮机转速控制不稳定。

2.3 油泵故障

油泵是油系统动力源,其故障直接影响油系统运行。常见油泵故障有泵体磨损、密封件损坏、叶轮腐蚀或堵塞、电机故障等。泵体磨损使油泵内泄漏增加,降低出油量与压力;密封件损坏导致油泄漏,影响油泵效率并污染环境;叶轮问题阻碍油正常输送,造成流量与压力波动;电机故障使油泵无法运转,导致油系统瘫痪。

2.4 油管路泄漏

油管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到介质冲刷、振动、温度变化以及外部机械损伤等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出现泄漏问题。泄漏点通常出现在管道焊缝处,由于焊接质量缺陷、长期承受压力与振动,焊缝可能出现裂缝;法兰连接处,密封垫片老化、损坏或安装不当,无法实现良好密封;阀门密封处,同样因密封件问题导致泄漏。油管路泄漏不仅会造成油品大量损失,增加运行成本,还存在极大的火灾隐患。油属于易燃物质,一旦泄漏的油品遇到明火,瞬间就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严重危及电厂的生产安全。此外,泄漏导致油系统压力下降,影响汽轮机各部件的正常供油油压,进而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3 应对措施

3.1 加强油质监测与管理

建立完善油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油质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酸值、水分、颗粒杂质、粘度等指标。采用在线监测技术,实时掌握油质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劣化趋势。根据油质检测结果,制定合理换油计划,避免因

油质问题引发设备故障。加强油品储存管理,确保油品在清洁、干燥、阴凉环境中存放,防止油品污染与变质。同时,严格控制油品采购渠道,选择质量可靠产品,杜绝劣质油进入油系统。

3.2 优化油压控制与调节

安装高精度油压传感器与控制器,实现对油压实时精确监测与调节。根据汽轮机运行工况,合理设置油压上下限报警值与自动调节参数,当油压超出正常范围时,系统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调节油泵转速、开启或关闭备用油泵、调整溢流阀开度等,使油压恢复正常。定期对油压控制系统进行校验与维护,确保各仪表、阀门、控制器工作可靠,避免因控制元件故障导致油压异常。此外,优化油系统管路设计,减少不必要弯头与节流部件,降低油流阻力,稳定油压。

3.3 强化油泵维护与检修

制定详细油泵维护检修计划,定期对油泵进行全面检查、清洁、润滑与保养。检查泵体、叶轮、轴封、轴承等部件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零件。对油泵密封件进行定期更换,确保密封性能良好,防止油泄漏。加强对油泵电机维护,检查电机绕组绝缘、碳刷磨损、轴承润滑等情况,保证电机正常运行。在油泵检修过程中,严格按照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操作,做好检修记录,对检修后油泵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满足运行要求。此外,合理配置备用油泵,并定期进行切换试验,确保备用油泵在紧急情况下能正常投入运行。

3.4 防范油管路泄漏

加强对油管路巡检,重点检查管道焊缝、法兰连接处、阀门密封处等易泄漏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隐患。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定期对油管路进行探伤检测,检查管道内部腐蚀、裂纹等缺陷,根据检测结果采取修复或更换措施。优化油管路安装工艺,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可靠,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泄漏。在油管路周围设置防护设施,防止外部机械损伤。对油管路进行定期防腐处理,延长管道使用寿命。此外,制定油管路泄漏应急预案,配备必要应急物资与设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泄漏事故能力。

3.5 提升人员操作与维护水平

加强对操作人员与维护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课程,提高其对油系统结构、原理、操作规程与维护要点认识与掌握程度。培训内容包括油质检测方法、油压调节技巧、油泵维护检修工艺、油管路巡检要点、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方法等。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方式,提升人员操作与维护技能水平。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与考核制度,明确操作人员与维护人员职责,对其工作进行严格考核,激励其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电厂汽轮机油系统常见故障严重影响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油质劣化、油压异常、油泵故障、油管路泄漏等常见故障分析。为保障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综合应对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电厂应将油系统维护管理置于重要地位,建立健全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油系统的可靠性,确保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为电力生产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如智能化监测设备、高性能密封材料、新型润滑油品等,提升油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与运行性能,降低故障发生率,推动电力行业朝着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伟,李秋秋,贺石中.基于铁谱分析的颗粒分类识别方法与应用[J].润滑与密封,2015,12(40):125-130.

[2]何伟,贺石中,马红军.大型发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在用润滑油阈值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20,49(10):77-80.

[3]王凯.润滑油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设备管理中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2):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