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优化及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

屠一闻

浙江湖州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313000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现状

(一)预制构件生产技术现状

预制构件生产技术正迈向工业化、标准化进程。工厂化生产助力构件质量更易掌控,借助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像一些大型预制构件厂,运用先进钢模与混凝土搅拌设备,可迅速产出高精度的梁、板、柱等构件。但仍存在问题,模具成本高昂,制约了部分中小企业的应用。数据显示,模具采购与维护费用占生产成本的 20%-30% 。同时,不同厂家生产的构件尺寸、规格存在差异,影响装配式建筑通用性与互换性,致使施工现场出现安装难题。据统计,约 15% 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因构件尺寸规格不符,导致安装延误或需现场二次加工。这不仅增加施工难度与成本,还影响工程整体进度与质量。需加强行业标准规范,降低模具成本,统一构件尺寸规格,推动预制构件生产技术更好发展。

(二)构件安装与连接技术现状

当前,构件安装与连接技术呈现出一定发展态势。安装方面,部分先进施工团队借助高精度测量仪器与智能定位系统,能精准定位构件并快速安装,效率显著提升。连接技术上,新型连接材料与工艺不断涌现,高强灌浆料连接、焊接连接等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不过,仍存在一些问题。某些项目中构件安装就位偏差时有发生,连接部位质量检测手段有待完善。部分连接方式在复杂环境下可靠性不足,制约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又如,一些连接方式在高温、潮湿等复杂环境下,出现了连接松动等问题,导致结构安全隐患增加。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预制构件质量问题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构件质量问题较为突出。部分预制构件出现裂缝、尺寸偏差等状况。一些项目里的预制梁出现裂缝,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性。构件生产环节存在诸多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原材料质量把控不严是关键原因之一,据统计,约 15% 的预制构件因原材料问题出现质量瑕疵。生产工艺不规范同样影响重大,如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等,都会引发质量隐患。模具的精度与维护对构件质量也起着重要作用,若模具变形未及时修复,会致使构件尺寸超差。运输与堆放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也不容忽视。运输时的碰撞可能使构件出现隐性损伤,堆放方式不合理,如叠放层数过多、支撑点设置不当等,会导致构件局部受力不均,进而受损,降低质量。这些问题都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在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与控制,以保障预制构件质量,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二)安装精度控制问题

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安装精度控制问题。构件安装时,定位不准确、连接不牢固等,会致使整体结构偏差。某装配式建筑项目,部分墙体安装垂直度偏差达 5mm ,超出允许范围,影响建筑外观及结构稳定性。施工中,测量仪器精度不足、工人操作不熟练、施工工艺不完善等,均影响安装精度。有数据显示,因测量仪器精度问题导致安装偏差的情况占比达 30‰ 构件生产尺寸偏差、运输及堆放过程中的变形,也给安装精度控制带来挑战。如运输中构件受颠簸,部分尺寸偏差达 2mm 。为提高安装精度,需优化测量技术,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某项目使用新型激光测量仪,偏差控制在 1mm 以内。提升工人技能,加强培训,完善施工工艺,像采用先进

的连接工艺,提高连接牢固性。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优化策略

(一)预制构件质量提升策略

提升预制构件质量,可从多维度发力。在原材料检验环节,对钢材、水泥等关键材料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生产流程。某项目因对钢材屈服强度等指标严格检测,避免了因钢材质量不佳导致的构件安全隐患。优化生产工艺至关重要。引入先进生产设备与流程,高精度模具可显著提高构件尺寸精度。

强化生产过程监控不容忽视。实时监测混凝土配合比、搅拌时间等关键参数,确保构件质量稳定。某工厂通过对搅拌时间精准控制,有效提升了混凝土的均匀性,增强了构件强度。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不可或缺。详细记录构件生产全过程信息,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迅速定位并解决。

(二)安装精度控制优化措施

安装精度控制优化措施可从多方面着力。施工前,要对基础展开精确测量与找平工作,将误差严格控制在极小范围。比如,在某大型建筑基础施工中,通过高精度水准仪和经纬仪的配合使用,使基础标高误差控制在±2mm 以内,平面位置偏差控制在 ±5mm 以内。安装过程中,借助高精度测量仪器实时监测,像全站仪能精确测定构件位置。某装配式桥梁安装时,利用全站仪随时监测梁体位置,及时调整偏差,保证了梁体安装精度。同时,优化连接节点设计,提高节点的适应性与调整性。采用可微调的连接件,能补偿安装偏差。某工业厂房装配式结构中,使用可微调的螺栓连接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安装过程中的位置偏差。另外,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升其操作技能与精度意识,严格按标准流程施工,以此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精度,保障整体质量。

结论: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优化及质量控制意义重大。当前已有一定技术基础,然而在预制构件质量、安装精度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等方面存在问题。预制构件质量方面部分预制构件出现裂缝、尺寸偏差等情况。如某项目中,部分预制梁出现裂缝,经检测分析是由于生产工艺控制不当。在安装精度控制上,一些构件安装位置偏差较大,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某装配式建筑外墙板安装后,垂直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施工安全风险方面,存在高处作业风险、吊装作业风险等。据统计,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约[X]%的安全事故与吊装作业有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升预制构件质量策略,加强生产过程监管与质量检测。优化安装精度控制,采用先进测量与定位技术。防控施工安全风险,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期望这些研究成果能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与质量保障,推动建筑行业朝着高效、优质、安全方向发展,助力装配式建筑广泛应用与持续进步,为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康.基于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石材,2025,(07):104-106.

[2]郭秀.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9):31-33.

[3]程彬,贺秀涛,吕鹏.装配式建筑结构连接技术的应用与优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9):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