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作者

李雁

山西省阳泉市上站小学校 045000

引言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瑰宝,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文字系统之一。掌握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儿童开启知识大门、传承文化基因的必经之路。因此,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 认识3000 个左右常用汉字” 的识字写字目标,并强调识字教学要“ 多认少写” ,旨在让学生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的乐趣。

一、 主流识字教学方法的内涵与特点

1. 集中识字法的内涵与特点

集中识字法是指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大量汉字。其核心在于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如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特点。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认识较多汉字,提高识字效率。学生一旦掌握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就可以举一反三,自主认识更多的汉字。例如,当学生掌握了“ 青” 这个声旁,以及“ 清、晴、情、请” 等形旁的表意功能后,就能轻松认识一系列相关的形声字。同时,集中识字法还注重对汉字的归类和比较,通过对比相似的字形、字音和字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分散识字法的内涵与特点

分散识字法是将识字教学分散到阅读、写作等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理解文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认识汉字。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因为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 深” 字在“ 这条河很深” 中表示深度,在“ 他的感情很深” 中表示程度。通过在不同的语境中接触“ 深” 字,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其含义。此外,分散识字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比较与分析

1.集中识字法与分散识字法的教学效果对比

集中识字法通过集中教授声旁、形旁等知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认识大量汉字,能使学生对汉字的结构和规律有较为系统的掌握。但这种方法可能会使学生在理解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时存在一定困难,因为缺乏足够的语境支撑。例如,学生虽然认识了“ 清、晴、情、请”等字,但可能不能很好地在具体的句子中准确运用。

而分散识字法将识字融入到阅读、写作等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能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时还能培养阅读能力和语感。然而,这种方法识字速度相对较慢,学生可能难以形成对汉字系统的认知。例如,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认识了“ 深” 字的不同含义,但可能对汉字整体的结构和规律缺乏清晰的认识。

2.两种教学方法的适用场景

集中识字法适用于汉字基础较为薄弱的低年级学生。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快速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集中识字法可以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汉字,为后续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师可以采用集中识字法,系统地教授声旁、形旁等知识,让学生快速认识一批常用汉字。

分散识字法更适合有一定汉字基础的中高年级学生。此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汉字,需要进一步理解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种文章,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新的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

3.综合运用两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由于集中识字法和分散识字法各有优缺点,将两种方法综合运用是可行且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采用集中识字法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汉字的结构和规律,快速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然后,再通过分散识字法,将这些汉字融入到具体的阅读、写作等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授一篇新课文之前,可以先集中教授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的声旁、形旁等知识,让学生快速认识这些生字。然后,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这些生字的含义和用法,实现两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三、 优化小学识字教学的策略与展望

1.将集中识字法与分散识字法有机结合

在语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采用集中识字法作为主要的教学策略,这种方法能够系统而全面地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特征,包括偏旁部首的构成原理;细致地教授每个汉字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同时还要准确地传授汉字的正确读音和声调。通过这种集中强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地识记大量常用汉字,从而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起完整的汉字认知框架。当学生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汉字后,教师就可以适时地转向分散识字法,将这些已经学过的汉字有机地融入到各种真实的语言材料和生活情境中。

2.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

在当今数字化教育背景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机融入识字教学过程。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如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趣味盎然的视频资料、互动性强的教育游戏等,使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具体而言,可以制作精美的汉字演变动画,直观展示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的字形变化历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和文化内涵;开发寓教于乐的识字闯关游戏,设置由易到难的关卡挑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巩固所学汉字知识。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组织者和重要引导者,其教学能力水平与专业素养程度对教学效果产生着决定性影响。为了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系统化的专业培训课程和深入的教研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识字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技巧。同时,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实践,探索构建符合本校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的个性化识字教学模式。此外,学校还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教学观摩、经验分享、成果展示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从而持续推动识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结论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集中识字法的高效、分散识字法的情境、注音识字法的工具性、字理识字法的文化性以及多媒体辅助识字法的趣味性,共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未来的识字教学之路,不应是某种单一方法的独行,而应走向一种基于科学分析、基于学情研判的多元化、融合化、个性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媛媛. 小学新任语文教师识字教学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25.

[2]秦儒艺.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5.

[3]毕心宁. 小学第一学段语文随文识字教学应用的问题研究[D]. 长春师范大学, 2025.

[4]刘泽柱.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识字单元教学研究[D]. 湖南理工学院,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