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综合体建设中工民建与市政工程管线综合布局优化策略

作者

邓建华

甘肃华水建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华亭 744100

摘要:在城市化与城市功能复合化深度融合的当下,城市综合体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工民建与市政工程管线作为城市综合体的“生命线”,其综合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城市运行效率与居民生活品质。然而,传统布局模式下矛盾频发,严重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并优化工民建与市政工程管线综合布局策略,对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增强城市韧性具有关键意义。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建设;工民建与市政工程;管线综合布局优化

1 工民建与市政工程管线综合布局现状及问题

1.1 布局现状

当前,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中,工民建与市政工程管线的布局通常是按照各专业的设计规范和要求分别进行设计,然后再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协调。在平面布局上,各类管线一般沿着道路、建筑物周边等位置敷设,以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在竖向布局上,通常遵循一定的上下顺序,如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在上层,给水管、排水管等在下层。

1.2 存在问题

(1)规划缺乏整体性:不同专业的管线规划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例如,电力部门在规划电力管线时,可能未充分考虑到给排水管线或燃气管道的布局,导致后期施工中出现管线冲突。

(2)空间利用不合理:由于缺乏有效的综合布局,一些城市综合体中管线占据了过多的地下空间,导致地下空间利用率低下。同时,部分管线的布置过于集中,给后期的维护和检修带来了困难。

(3)施工协调困难: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专业施工队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经常出现施工顺序混乱、相互干扰的情况。例如,先施工的管线可能会影响到后施工管线的位置和走向,导致工程变更和延误。

(4)缺乏前瞻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市政工程管线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然而,当前的管线综合布局往往缺乏前瞻性,未能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导致后期需要频繁进行改造和升级。

2 工民建与市政工程管线综合布局优化策略

2.1 运用先进技术手段

(1)BIM技术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具有可视化、协同性和模拟性等特点,能够为工民建与市政工程管线综合布局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各类管线的位置、走向和相互关系,便于发现潜在的冲突和问题。同时,利用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功能,可以提前对管线布局进行优化,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碰撞和返工。例如,在某城市综合体项目中,运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设计,提前发现并解决了200多处管线碰撞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2)地理信息系统(GIS)辅助:GIS技术可以对城市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在管线综合布局中,利用GIS技术可以整合各类管线的地理信息,包括位置、管径、材质等,为管线规划和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同时,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不同管线布局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选择最优方案。例如,通过GIS技术分析不同区域的管线密度和负荷情况,合理调整管线布局,提高管线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加强规划设计阶段的协调

(1)建立统一规划机制:在城市综合体建设前期,应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多方参与的统一规划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单位在管线综合布局中的职责和权限,加强沟通协调,确保规划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例如,制定详细的管线综合规划流程和标准,要求各专业设计单位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其他专业管线的需求,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

(2)开展多专业联合设计:打破传统的各专业单独设计的模式,组织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多专业设计人员开展联合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交流和沟通,共同探讨管线的最佳布局方案。例如,在设计建筑物基础时,同时考虑给排水、燃气等管线的穿越需求,预留合适的孔洞和位置,避免后期对基础进行破坏。

(3)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预留足够的管线发展空间。例如,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应提前规划充电桩的电力供应管线;考虑到5G通信技术的发展,预留充足的通信管线容量。同时,合理设置管线的分支和接口,便于后期的扩展和升级。

2.3 优化施工过程管理

(1)制定科学施工顺序:根据管线的性质、施工难度和对其他专业的影响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一般来说,应先施工深埋的、对其他管线影响较大的管线,如排水管、燃气管等,然后再施工浅埋的、对其他管线影响较小的管线,如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同时,合理安排各专业施工队伍的进场时间和施工进度,避免出现施工冲突。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协调机制,各专业施工队伍之间应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每天召开施工协调会,通报各专业的施工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施工中的交叉作业和冲突问题。同时,设立专门的协调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协调各专业施工队伍的工作。

(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管线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例如,对管材的质量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对焊接、防腐等关键施工工艺进行旁站监督,保证施工质量。

2.4 完善维护管理机制

(1)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工民建与市政工程管线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将管线的基本信息、运行状态、维护记录等数据录入平台,实现对管线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及时发现管线的故障和隐患,快速制定维修方案,提高维护管理效率。例如,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给水管的压力和流量,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维修人员。

(2)加强日常巡检和维护:制定完善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制度,定期对管线进行巡检和维护。巡检内容包括管线的外观、接口、阀门等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渗漏、腐蚀、损坏等问题。同时,加强对管线周边环境的监测,防止因周边施工、地质变化等因素对管线造成影响。例如,对燃气管道周边的施工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不损坏燃气管道。

(3)培养专业维护管理人才:维护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应加强对维护管理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例如,邀请专家进行技术讲座,组织员工参加技能培训和考核,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维护管理人才队伍。

3 结束语

本研究系统剖析了城市综合体建设中工民建与市政工程管线综合布局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实践证明,这些策略在提升施工效率、保障管线安全运行等方面成效显著。未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应持续融合新兴技术,深化多专业协同创新,进一步完善管线综合布局策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邸福皓.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5,39(04):120-122.

[2]赵世华.市政工程管线综合优化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4,(06):196-199.

[3]杨雄,颜瑶,郭镔,等.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研究[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2):736-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