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策略在中职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应用与验证研究
孙晓茹
阜新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辽宁阜新 123000
在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中职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学业压力、技能挑战、人际交往等多重成长困境,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传统心理干预模式往往侧重于事后补救,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相割裂,难以形成有效的预防合力。五育融合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强调各类教育的有机整合和协同育人,为构建中职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旨在探索五育融合策略在中职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应用路径,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 五育融合策略在中职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应用构建
心理危机的产生往往源于个体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支持和价值意义等多个维度的失衡。五育融合策略通过系统性的教育设计,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起全方位的心理防护体系。该体系强调预防为先、干预为辅,注重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和积极品质。
在德育层面,重点强化价值引领和生命教育。通过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融入课程体系,开展主题班会、榜样学习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认同感和人生目标感。同时加强规则教育和责任感培养,通过班级民主管理、实训场所规范操作等具体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担当,为心理健康提供价值支撑。
智育与劳育的融合着重提升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采用项目式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技能竞赛参与、企业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学习内驱力。特别是在专业技能实训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建立自信,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体育与美育则侧重于情绪疏导和心灵滋养。保证每天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同时通过艺术课程、美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的渠道。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美学元素,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获得心灵慰藉。
2 五育融合策略的应用验证与效果分析
为了科学评估上述应用构建的实际效果,本研究在某中等职业学校选取了平行班级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实践验证。实验班系统实施融入五育理念的心理健康预防性活动,对照班则沿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1 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研究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自编的《心理韧性量表》进行前测和后测。量表数据采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以比较两组学生在干预前后的心理指标变化差异。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对实验班的部分学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深入了解其在参与五育融合活动过程中的主观感受与行为改变,收集质性资料作为数据补充。
2.2 结果分析
量化数据显示,经过一学年的干预,实验班学生在《心理健康量表》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平衡等因子上的后测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班,且与自身前测得分相比有显著改善。同时,实验班学生在《心理韧性量表》上的得分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班,尤其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人际协助"等维度表现突出。这表明,系统化的五育融合干预策略有效降低了学生的负面心理症状,同时显著增强了其应对压力和逆境的心理韧性。
质性访谈资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结果。学生反映:"参加技能大赛集训虽然很累,但最后拿到奖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值了";"练书法的时候心特别静,那些烦心事好像都暂时消失了"。班主任反馈:"实验班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更积极,同学间的矛盾明显减少";"一些以前对学习没兴趣的学生,在接触到实训操作后,眼神里有了光"。专业课教师观察到:"将心理健康元素融入实训课,学生们在操作失败后更能平和接受并重新尝试"。这些反馈表明,五育融合的策略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心理指标,更改变了他们的日常行为模式和生命状态。
2.3 实践中的挑战与反思
在应用验证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挑战。首要挑战是师资融合能力不足,许多专业教师和体育、美育教师缺乏心理健康知识,而心理教师对其他"四育"的教学规律了解不深。其次,是课程与活动的系统化设计难题,如何避免"五育"活动的简单堆砌,设计出真正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的项目,需要教研团队投入大量精力进行顶层设计。最后,是评价体系的重构,需要建立一套能科学衡量"五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协同效应的评价指标。
3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五育融合策略在中职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应用框架,并通过实践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表明:以德育筑牢价值根基,以智育劳育提升成就效能,以体育美育疏导情绪压力,这种多维度、系统化的干预策略,能够有效降低中职生的心理危机风险,提升其心理韧性。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师资培训、课程体系优化和评价标准建立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五育融合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为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唐增亮,邱少清.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2025,(10):253-256.
[2]卞小勤.大数据时代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探讨[J].成才,2023,(22):114-115.
[3]袁艳萍.大数据视角下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J].新课程,20 22,(39):29-31.
五育融合策略在中职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应用与验证研究(2024Fsllx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