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在国企基层党支部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李永利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四地质队有限公司 山西省运城市 044000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在新时代改革发展中承担着重大使命。基层党支部是党在企业中的神经末梢,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党的政策落地与治理效能。党支部书记作为支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既是政治引领者,也是组织推动者和群众服务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破解基层党建虚化弱化问题,成为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这不仅关乎党组织战斗力提升,更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与国家战略实施。
1 党支部书记在国企基层党支部建设中的作用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就目前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弱化、虚化、淡化等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严治党的质量。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其执政能力、思想政治、行为作风与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效率密切相关,是国有企业经济实力稳定、巩固的关键所在,因此,强化党支部书记的职责担当,提升其政治判断力、领悟力与执行力,不仅是夯实基层党建根基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唯有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才能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确保国有企业始终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2 当前国企党支部书记履职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企党支部书记履职中存在诸多问题,部分书记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倾向,未能有效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有的书记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有待提升,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不深、运用不活,影响支部政治功能发挥;部分书记缺乏系统培训和实践锻炼,组织协调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基层党建新要求;此外,个别书记存在责任意识淡薄、作风浮漂等问题,导致组织生活不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松散,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弱化,制约了基层党建质量的整体提升。
3 提升党支部书记履职效能的路径
3.1 优化选任机制,突出政治标准与专业能力双重视角
党支部书记的选任是履职效能提升的起点,当前部分国企在选拔过程中存在重业务轻党建倾向,忽视对政治素养和党务能力的综合考察,导致书记队伍结构不合理、履职基础薄弱。应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优先选拔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熟悉党务工作的干部担任支部书记,确保其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注重选配具有企业管理经验或一线岗位实绩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既能懂党建又能促发展,实现“双肩挑”角色融合。建立科学的选拔流程,引入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岗位试用等环节,增强选人用人的公信力与精准度。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对不胜任、不称职的书记及时调整,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切实把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群众认可的优秀党员推到书记岗位上,为基层党建注入源头活水。
3.2 健全培训体系,分层分类提升履职专业化水平
针对部分党支部书记党务知识储备不足、工作方法单一的问题,必须构建系统化、常态化、实战化的培训机制。上级党委要统筹资源,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组织生活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分层设计培训课程,既面向新任书记开展基础培训,也面向资深书记进行能力进阶训练。可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地观摩等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书记参与跨单位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拓宽视野格局。同时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培训,引导书记掌握企业战略、生产流程、项目管理等实务知识,提升其服务大局的能力。通过建立学时登记、考核评价、成果应用等制度,将培训成效纳入书记年度述职内容,倒逼主动学习、持续提升,真正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基层党建
骨干队伍。
3.3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书记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当前部分国企对党支部书记的激励措施不到位,职务待遇与发展空间有限,影响其履职积极性和职业归属感。应从制度层面明确书记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将其纳入企业干部管理体系,赋予相应职级待遇和薪酬保障,做到“责权利”统一。探索建立书记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等物质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树立鲜明导向。畅通晋升通道,将优秀书记优先推荐进入企业中层管理岗位或党组织领导班子,增强岗位吸引力。同时加强精神激励,通过评选“优秀党支部书记”“党建示范标兵”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上级党组织应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倾听书记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书记感受到组织关怀,从而安心履职、用心干事,形成愿干、敢干、能干的良好生态。
3.4 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传统党建工作方式已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和高效运行的需求。应加快智慧党建平台建设,整合党员信息、组织生活记录、学习资料、考核评价等功能模块,实现数据集中管理、过程全程留痕、结果实时可视。通过手机端应用、微信小程序等形式,方便书记随时随地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费缴纳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自动识别支部运行中的短板问题,如参会率低、学习频次少等,及时提醒整改,推动党建工作由“被动应付”向“主动预警”转变。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在线测评、满意度调查、意见征集,增强党员参与感和归属感。书记应主动适应数字化变革,熟练掌握平台操作技能,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日常管理,使党建工作更加规范、透明、高效,助力支部治理能力现代化。
3.5 压实主体责任,构建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机制
党支部书记履职效能的提升离不开责任落实与组织保障,企业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支部书记履职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通过专项检查、随机抽查、述职评议等方式,督促书记履职尽责。上级党组织要加强指导帮扶,定期深入基层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推动书记与行政负责人双向交流任职,促进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避免“两张皮”。通过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协同有力的责任链条,真正把支部书记这支关键力量管好用好,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结束语
党支部书记在国企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核心力量。只有从制度设计、能力培养、激励保障等多维度协同发力,才能真正激发书记队伍的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弓云龙.国企基层党支部书记应如何履职尽责[N].山西科技报,2023-12-11(A12).
[2]毕杰.国企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好党建的三条路径[J].企业文明,2023,(11):71-72.
[3]陈哲,叶陶然,张鑫.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提升国企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J].新长征(党建版),2023,(06):34-35.
[4]景杰.党支部书记在国企基层党支部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23,(11):117-120.
[5]杨昌平.“五个强化”提升国企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J].企业文明,2023,(0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