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阅读圈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
王晓俊
靖边县第二中学 陕西省榆林市 478500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英语教学需“引导学生在真实语言情境中开展学习,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主题为统领,整合语言技能,构建连贯学习体系。阅读圈虽能促进互动交流,但传统模式常脱离情境,导致学生难将阅读所得与实际运用结合。情境化阅读圈融入“情境元素”,通过创设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真实或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承担角色、完成协作任务,实现“阅读理解—语言运用—思维发展”深度融合。当前部分初中英语单元阅读教学仍停留在“逐句翻译、知识点讲解”层面,单元内各课时阅读内容缺乏联系,学生难形成系统语言知识结构与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探索情境化阅读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实践路径,对突破传统局限、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意义重大。
二、情境化阅读圈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紧扣单元主题创设真实情境,奠定阅读探究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以统一主题整合资源,情境化阅读圈需紧扣主题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与意义,激发探究主动性。情境创设需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通过生活场景还原、多媒体呈现、实物道具辅助等方式,将抽象主题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具体情境,使阅读任务与情境需求紧密关联,让学生为解决情境实际问题展开阅读,深化文本理解与运用。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3 “My School”(校园场所与方位主题)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围绕 “校园导览” 的单元主题,创设 “新生校园参观日” 情境:课前组织学生拍摄校园内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场所照片,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校园全景视频,摆放标有 “Classroom Building”“Dining Hall” 等标识的校园模型道具,营造沉浸式导览氛围。阅读圈活动中,教师整合单元内 3 篇阅读文本(分别介绍 “校园场所功能”“方位表达方法”“校园活动安排”),设置情境任务 ——“作为‘校园小导游’,需通过阅读提取关键信息,为新生设计一份校园参观路线图并介绍场所功能”。学生在真实的导览情境中明确阅读目标,带着 “设计路线、介绍场所”的任务主动从文本中寻找 “library 的开放时间”“gym的位置描述” 等信息,相比传统阅读教学,更能激发阅读主动性与针对性。
(二)结合阅读任务优化角色分工,促进协作思维发展
阅读圈的价值在于通过协作提升阅读深度,情境化阅读圈需结合单元整体阅读任务优化角色分工,避免“角色固化、任务脱节”。角色设置需紧扣单元各课时阅读重点,兼顾“个体责任”与“团队协作”,每个角色承担独特任务,同时需与其他角色互动,共同完成情境中的单元探究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角色任务意义及角色间关联,让协作成为“信息互补、思维碰撞”的过程,培养合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 2 “No Rules, No Order”(规则与秩序主题)单元教学为例,单元包含“校园规则对话”“规则建议书信”“公共场合规则说明”3 篇阅读文本,教师结合“班级规则制定”的情境任务,为阅读圈设 4 个角色:“文本信息提取员”负责从 3 篇文本中整理“校园禁止行为”“规则表达句型”;“情境问题解决者”结合文本信息设计“课堂说话”“课间追逐”等违规情境及解决建议;“语言纠错员”检查小组讨论中规则表达的准确性,参考文本范例(如 “Don't run in the hallways.”)提出修改建议;“成果展示员” 整合小组成果,以 “班级规则海报” 形式向全班展示规则内容与制定理由。阅读中,“信息提取员” 从文本中找到 “Must wear the uniform.” 等规则后,传递给 “问题解决者”设计违规处理方案;“语言纠错员” 发现小组使用 “Not run in class.”的错误表达时,参考文本中的 “Don't run in class.” 提出优化建议,各角色协作完成 “制作班级规则海报” 任务,既掌握核心语言知识,又提升协作思维与语言运用能力。
(三)依托单元梯度设计分层任务,实现阅读能力进阶
单元整体教学需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情境化阅读圈的任务设计需依托单元梯度,结合各课时阅读文本难度与能力要求,设计分层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分层任务需兼顾不同水平学生,基础层聚焦“文本信息提取与理解”,进阶层侧重“文本分析与推理”,拓展层注重“文本应用与创新”,且各层级任务围绕统一情境目标,使单元内各课时阅读圈活动形成连贯能力发展链条,达成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7 “Happy Birthday!”(生日庆祝主题)单元教学为例,单元 3 篇阅读文本难度梯度为“生日对话(基础)→生日活动描述(进阶)→生日文化介绍(拓展)”,教师结合“生日派对策划”情境目标,设计分层任务:基础层(第 1 课时)——阅读“生日对话”文本,提取“询问生日日期”“邀请参加派对”的常用句型,填写“派对邀请卡”的关键信息(时间、地点);进阶层(第 2 课时)——阅读“生日活动描述”文本,分析“吹蜡烛”“吃蛋糕”等活动的英文表达,为派对设计 2-3 个互动环节并撰写活动说明;拓展层(第 3 课时)——阅读“生日文化介绍”文本,对比中西方生日习俗差异,为派对设计“文化融合环节”(如加入“长寿面”元素),并向小组介绍设计思路。学生在分层任务中逐步提升“信息提取—分析推理—应用创新”能力,各课时阅读圈活动围绕“策划生日派对”情境目标,形成单元整体能力进阶路径。
三、结语
情境化阅读圈为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情境载体”与“协作路径”,其核心在于将单元主题转化为真实情境,将阅读任务融入情境需求,通过主题情境统领、优化角色分工、分层任务设计、多元评价保障,实现“文本阅读—情境应用—思维发展”的深度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紧扣单元主题与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调整情境创设方式与任务设计梯度,避免情境与阅读脱节、协作流于形式的问题,真正让学生在情境化阅读圈中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乔璐洁,程岚. 情境化阅读圈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J]. 英语学习, 2025, (08): 19-27.
[2]徐霞燕. 大观念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 [J]. 初中生世界, 2025, (32):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