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语音测评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口语训练体系构建研究
吴玉亚
江苏省常州经开区小学
引言:口语能力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维度,但传统教学面临多重瓶颈:课堂时间有限导致教师难以及时细致反馈,教学资源围绕课时碎片化展开,学生课后练习缺乏个性化与趣味性指导。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AI 语音测评凭借精准识别、多维度分析等优势突破教学局限,而大单元整体教学通过整合语篇、词汇等要素契合核心素养培养需求。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苏教译林版六上 Unit 1 为案例,构建融合 AI 语音测评的大单元口语训练体系,推动口语教学向个性化、精准化转型。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
大单元整体教学并非课时教学的简单叠加,而是以教材单元为核心载体,打破课时碎片化局限,从单元主题出发整合语篇、词汇、语法、语用等要素,围绕核心教学目标设计具有整体性、递进性、关联性的教学活动与训练任务。其本质是引导学生从局部语言知识的零散学习转向整体语言能力的系统建构,助力学生在主题语境中实现语言知识内化与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崔允漷教授指出:大单元教学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设计单位,是学科育人的基本单元。
(二)AI 语音测评的技术优势
AI 语音测评依托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可对英语语音多维度精准评估:发音准确度涵盖音素区分、单词重音连读及句子语调;表达流利度关注语速均匀性与停顿合理性;语用恰当性侧重语言与情境、角色的适配性。相较于传统教师主观评价,其优势显著:即时性可实时生成结果,让学生快速知晓问题;客观性依托算法实现标准化评估,减少人为偏差;多维度性覆盖语音、语流、语用等要素,为师生提供细致可量化的反馈与数据支撑[1]。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基于原有知识经验,通过与外界交互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大单元整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主题化整合学习环境,帮助关联新旧知识;AI 语音测评通过即时反馈为口语建构提供脚手架,助力学生调整语言输出,完善知识与技能建构。
2.交际语言教学法CLT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主张语言学习在真实或模拟交际情境中开展。大单元教学可依托单元主题创设角色扮演、故事改编等情境;AI 语音测评能在动态情境中实时评估语言输出,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口语准确性与流利性。
二、苏教译林版六上 Unit 1 的大单元教学价值分析
苏教译林版六上 Unit 1《The king's new clothes》以国王的新衣经典童话为主题,蕴含对诚信与批判性思维的深层思考:国王的虚荣盲从、大臣的阿谀奉承与孩子的直言不讳形成鲜明对比,既为学生提供趣味性强、情节生动的语篇素材,又能引导其在语言学习中感悟诚实做人、敢于表达真实想法的道理,兼具语言学习与德育渗透、思维培养的双重育人价值。从语篇类型看,单元以故事讲述为核心,包含《Story time》的叙事文本、《Fun time》的对话文本及《Cartoon time》的拓展文本,为口语训练提供多样化语言输入。词汇层面涵盖描述人物特征 clever, foolish、表达动作 point at, shout, laugh 及体现故事背景 magic clothes, parade 的词汇;句型层面围绕一般过去时展开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king.,同时包含表达观点、描述事件的交际用语,这些要素为口语训练素材选取与任务设计奠定基础。从口语能力培养角度,单元要求呈现递进层级:基础层级需准确朗读核心词汇、表述关键句型;进阶层级能流畅讲述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扮演交流;高阶层级可在故事改编、观点辩论等拓展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展现语用灵活性与思维深度。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涵盖三方面:知识上掌握核心词汇用法与一般过去时功能,理解语篇结构;能力上借助 AI 语音测评优化发音,流利讲述故事并灵活交际;情感上感受故事意义,乐于表达并养成诚实思考的品质[2]。
三、基于 AI 语音测评的大单元口语训练体系构建
(一)体系构建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以大单元为整体设计口语任务,关联单元主题、语篇与语言要素,串联课前感知、课中练习、课后运用及拓展创新,形成能力发展闭环。例如课前借 AI 测评感知词汇发音,课中在语篇朗读中运用,课后通过故事创编拓展语用。2.科学性原则:发挥 AI 测评优势,依据语音学、教育学原理设定发音、流利度等多维度标准,贴合小学英语课程要求,确保测评真实全面,为训练提供科学支撑。
3.个性化原则:基于 AI 生成的学生个体数据,为不同水平学生定制任务,如为发音薄弱者推专项跟读,实现因材施教。
AI 语音测评在单元口语训练各环节的应用
1. 课前预习:词汇与句型的初步感知与精准测评
教师通过智慧学习平台发布单元核心词汇与关键句型的跟读任务。学生借助 AI 语音测评工具学校部署的智能学习终端或学生端 APP 进行跟读练习,AI 系统会实时测评发音准确度:
若学生将 foolish 读成 /ˈfɒlɪʃ/,系统会立即标注短音 /ɒ/ 错误,应发长音 /u:/ ,正确发音为 /ˈfuːlɪʃ/若学生point at 的连读不自然,系统会提示point 的尾音 M 与 at 的首音
需连读为 /tæt/。
练习结束后,系统生成个人预习语音报告,包含每个词汇 / 句型的得分、错误类型统计,学生可据此提前纠正发音问题,为课堂口语活动奠定基础;教师也能通过班级整体预习数据错误率最高的词汇 / 句型,调整课堂教学的侧重点。
2. 课中学习:语篇朗读与情境对话的互动测评与即时指导课中教学围绕语篇学习与情境互动展开,AI 语音测评贯穿其中:
(1)《Story time》语篇朗读测评
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朗读故事文本
The king walked through the city in his new clothes.
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in the street.
They looked at the king and shouted, What beautiful clothes!
AI 系统从发音准确度 40%、流利度 30%、语调自然度 30%三个维度打分: 发音准确度:检测 walked through 的连读 shouted 的 - ed 发音等细节; 流利度:评估语速是否均匀停顿是否符合语流逻辑;
语调自然度:判断感叹句“What beautiful clothes!”的语调起伏是否恰当。
例如,某组学生朗读时,pointed at 的连读生硬,laughed 的 - ed 发音过轻,AI 系统会给出发音准确度 7 分,流利度8 分,语调自然度 9 分,综合 8 分的评价,并生成改进建议:加强辅音连缀与过去式词尾发音的练习。教师结合 AI 反馈,对该组进行针对性指导示范 pointed at 的连读方式,再组织全班模仿优秀范例朗读,强化正确发音与语流感知。
(2)《Fun time》情境对话测评
《Fun time》的 Say and act 环节以角色扮演为核心,学生分组扮演国王、骗子、大臣、孩子等角色,进行对话练习Man 1: My king, we can make new clothes for you.
Man 2: 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m. Foolish people can't.
King: Make the clothes for me.。
AI 系统不仅测评语音表现角色的发音、语调,还分析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与角色适配性骗子的语气是否谄媚且自信。教师结合 AI 反馈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学生二次表演,使口语训练更具针对性。
3. 课后巩固:拓展表达与自由创作的深度测评与个性化反馈
课后,教师布置拓展性口语任务,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孩子,如何向国王解释“诚实的重要性”?请进行情景演讲改编“国王新衣”的结局,并与同伴进行对话创作。学生完成任务后,通过 AI 语音测评工具提交作品,系统从语音表现 40%、内容
完整性 30%、语用恰当性 30%三个维度评估:
以记者采访孩子的拓展任务为例,某组学生的对话如下
Reporter: Why did you say the king wasn't wearing clothes? Boy: Because I saw nothing on him. He was foolish.
AI 系统评价:语音表现 8 分个别单词重音错误,“foolish”的重音应在首音节,内容完整性 9 分对话逻辑清晰,语用恰当性 8 分部分表达稍显生硬,并给出改进建议:Pay attention to the stress of “foolish” (ˈfuːlɪʃ ), and try to use more natural expressions like “He looked so silly because he was naked!”。学生根据建议修改后再次提交,系统重新测评,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语音精准度与语用灵活性[3]。
(三)大单元口语训练资源的整合
教材文本资源的深度挖掘:以 Unit 1《Story time》《Fun time》《Cartoon time》为核心,重构口语训练素材。拆解《Story time》叙事文本,梳理 “国王爱新衣 — 骗子做新衣 — 游行 — 揭真相” 等片段,设计基础层朗读、进阶层复述、高阶层改编的分层任务;提取《Fun time》对话脚本,转化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活动模板,引导学生替换词汇、拓展情节。
多元化辅助资源的融合创新:整合主题拓展资源与 AI 生成素材。拓展资源方面,收集《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动画短片、《King's New Clothes Song》儿歌、《The King Who Wore No Clothes》绘本等,提供多模态输入;AI 生成素材方面,依据学生口语水平与需求,定制发音薄弱点专项跟读材料及 “记者采访国王” 等情境对话提示卡。
全场景学习资源的联动共生: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实现资源联动。课堂上,将教材文本、拓展动画嵌入互动白板与智能语音终端,支撑师生、生生口语互动;课后,学生通过手机、平板访问在线主题课程及 AI 测评练习资源,保障训练持续性。同时,AI 系统整合课内外口语数据,为教师生成学生能力发展图谱,为学生呈现成长轨迹,增强学习自主性与趣味性[4]。
四、实践案例:Unit 1《The king's new clothes》的体系实施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围绕国王的新衣主题,结合 AI 语音测评在各层级的应用,推动学生口语能力从基础语音模仿向综合语用创新进阶
(二)AI 语音测评的具体应用与实践过程
1. 课前:语音预习与初步测评
教师通过智慧学习平台发布 Unit 1 核心词汇 clever, foolish, laugh, point at, shout 与重点句型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king who liked new clothes.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 magic clothes, but foolish people can't.的跟读任务。学生利用 AI语音测评工具完成跟读,系统对每个词汇、句型进行 10 分制评分,并标注错误点:
部分学生将 foolish 读成 /ˈfɒlɪʃ/,系统提示长元音 /uː/ 与短元音 /部分学生point at 的连读不自然,系统演示/pɔɪntæt/的连读方式。
教师根据班级整体预习数据 foolish 错误率达 35%point at 连读错误率达 42% ,将元音发音与辅音连缀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2. 课中:语篇学习与互动测评 (1)《Story time》朗读测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故事文本,每组选派代表展示。AI 系统从发音准确度 40%、流利度 30%、语调自然度 30%三维度打分:
以某组朗读 A little boy pointed at the king and laughed,“Ha! Ha! 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 clothes!”为发音方面:pointed at 的连读稍显生硬,laughed 的 - ed 发音偏轻流利度方面:整体语速均匀,但 Ha! Ha!处停语调方面:感叹句的语调起伏较自然。
AI 系统给出发音准确度 7 分,流利度 8 分,语调自然度 9 分,综合 8 分的评价,并生成改进建议:加强辅音连缀与过去式词尾发音的练习,调整“Ha! Ha!”后的停顿时长。教师结合反馈,对该组进行针对性指导示范pointed at 的连读:/ˈpɔɪntɪd æt/,再组织全班模仿优秀范例朗读,强化正确发音与语流节奏。
(2)《Fun time》角色扮演测评
学生分组分配国王、骗子、大臣、孩子等角色,进行故事角色扮演。AI 系统对每个学生的对话内容进行语音测评与语用分析:
以骗子与国王的对话为例:
Man 1: My king, we can make new clothes for you.
Man 2: 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m. Foolish people can't.
King: Make the clothes for me.
某组骗子的语气平淡且缺乏谄媚感,国王的语调不够傲慢。AI 系统提示:Try to use a more flattering tone for the ch eats, like “My king, we can make the most wonderful clothes for you!”; use a prouder tone for the king, like “Make t he clothes for me at once!”。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调整语气、表情与肢体语言,学生二次表演后,语音与语用表现均有明显 提升。
3. 课后:拓展任务与个性化测评
教师布置课后拓展任务:Imagine you are a reporter interviewing the little boy after the king's parade. Make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one as the reporter, one as the boy). 学生完成对话创作与练习后,通过 AI 语音测评工具提交作品,系统从语音表现 40%、内容完整性 30%、语用恰当性 30%三个维度评估:
(三)学生口语能力提升的表现
通过一个单元的实践,从教师观察与 AI 测评数据来看,学生口语能力呈现多维度提升:
发音准确性:单元核心词汇与句型的发音错误率从课前 35% 下降至课后 12%,尤其是过去式词尾 - ed 辅音连缀等难点发音,在 AI 针对性测评与反馈下得到有效纠正;表达流利度:学生在故事讲述与对话交流中的平均语速从每分钟 45 词提升至每分钟 60 词左右,停顿次数明显减少,表达更流畅连贯;
语用灵活性:在拓展情境记者采访故事改编中,学生能更灵活运用单元语言知识表达,时态混淆句式杂糅等语用错误减少,表达的逻辑性与情境适配性显著增强。
结束语
本研究以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 1 为载体,探索构建基于 AI 语音测评的大单元口语训练体系。实践显示,该体系通过大单元资源目标整合与 AI 测评反馈赋能,有效破解传统口语教学反馈不及时、资源零散、缺乏个性化等困境,推动学生口语能力从基础模仿向综合创新提升。未来将进一步深化 AI 与大单元教学融合,探索更智能的个性化训练模式,关注不同学段学生需求差异,增强体系普适性与实效性,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蒋心怡.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构建与实践探索[J].中小学班主任,2025,(12):70-72.
[2]钟明.基于英语教材人物 A I 智 的搭建[J].教学与管理,2025,(11):55-58.
[3]徐晓丽.人工智能辅助下 的小 模式优化[J].山海经(中旬),2024,(32):0160-0162.
[4]谭立娜.AI 助力英语口语教学更高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5,(8):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