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袁月花
佛冈县城北篁胜小学
引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全过程,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优化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明确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并对其进行挖掘整合,以此确保科学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1 大单元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 促进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在大单元教学的导向作用下,可以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提供支持,让学生在知识的整合和灵活应用方面切实加强。通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推进,把核心概念作为统领,确保零散的知识可以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学生在知识结构得到有效优化的前提下,实现内化和深化,为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支持。例如,在针对“生命的延续”单元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充分整合植物繁殖、动物繁殖等内容,在融会贯通中使学生明确大单元的教学主题。然后在主题导向之下,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生物通过不同方式延续生命的概念,在知识结构得到有效优化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避免知识碎片化问题。
1.2 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在大单元教学推进中,可以让学生把知识充分整合,实现迁移和应用,有效设计连贯性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其科学素养的优化提供必要条件。例如,在针对“天气与气候”等单元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以及长期观测等相关活动,进一步深入理解天气变化的内在规律,并形成科学探究思维,为科学素养的优化提供必要条件。
1.3 充分落实整体教学目标
在大单元教学推进中,可以设定更系统完善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整体性和实效性,避免学生学习方向出现模糊或不准确等问题。例如,在针对“机械”单元进行教学时,可以针对每一个课时的内容进行整合,对运行原理和机械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的核心目标进行整合,优化落实,为学生整体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目标的执行提供必要条件,以此体现出大单元教学的应用优势。
2 大单元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提炼核心主题和目标
在大单元教学推进中,要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呈现出良好成效,需对教材的核心概念进行深入挖掘,进一步分析教材的单元结构,提炼相应的单元主题和核心概念,为教学过程顺利推进提供必要条件。例如,在针对“植物的一生”单元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提炼出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条件,并具有生命周期的主题和核心概念。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等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也可以充分融入教学实践之中。同时,也要围绕核心概念和对应主题设计三维层次目标,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都得到有效发展,体现出层级性和循序渐进的效果。例如,在针对“地球与宇宙”单元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设定基础目标为认识常见天体和地球地貌,并设计进阶目标主要是针对天体运动和自然现象的关系进行有效解释,最终目标是设计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环保意识。从而在单元目标的层层推进和融会贯通之中,为学生科学素养的优化提供有利条件。
2.2 整合教学内容,设计连贯性探究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大单元教学活动方面有效优化,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统领性,打破单课时的界限,确保关联知识得到有效整合和融会贯通。例如,在针对“声音的奥秘”单元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把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成“声音探秘三部曲”,如对于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等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在重组教学内容实现有机结合的前提下,使学生融入整体内容的拓展延伸之中。同时,也可以制造连贯性大单元教学活动,通过制造声音、传递声音、改变声音的相关操作,使学生逐步构建起对于声音的科学认知。从而在各类内容的整合作用之下,使得整体教学顺利推进。同时,要设计真实情境任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驱动性问题或项目任务。例如,在健康生活单元教学环节中,可以设计相应的探究任务,让学生为家庭制定健康饮食计划。以此确保学生充分利用营养学的相关知识以及食品分类的相关内容,进而完成项目任务,在大单元的任务导向下,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跨课时的实践应用。
2.3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习全过程
在大单元教学推进环节,也要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面有效优化。在两者有机结合的前提下,使得学生对整体内容有更深入理解。然后,在课堂观察、实验记录、项目报告等各个方面推进过程中,进一步记录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例如,在“水的世界”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水资源调查以及净水实验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来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其查漏补缺。同时,也要确保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互相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在多元评价机制之中促进学生的查漏补缺和优化完善。例如,在科技创新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项目,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明确自身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或漏洞。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同伴互评的形式,对于设计创意和团队协作进行关注和有效评价。教师也从科学原理应用以及技术实现等层面进行专业系统的评价,全面反馈整体的学习效果。在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前提下,使其科学素养得到有效优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落实大单元评价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核心概念和主题的提炼方面有效加强,设计连贯性教学活动,实现大单元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查漏补缺,从而为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增强提供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敏瑞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J].教学与管理 , 2023(36): 92-95.
[2] 李丰华 . 苏教版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索 [J]. 基础教育研究 , 2024(15): 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