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维护与管理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探索
金元武
湖北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智能化技术在风景园林维护与管理领域的当前应用现状,进而全面分析了其带来的显著优势。在此基础上,文章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细致入微地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监测预警等多个关键方面的具体应用实践。通过这些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本文旨在为风景园林维护与管理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的参考依据,以期推动该领域向更加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维护与管理;智能化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维护与管理工作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满足居民休闲需求至关重要。传统的风景园林维护管理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精准度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为风景园林维护与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变革,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景观质量,推动风景园林行业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1智能化技术在风景园林维护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智能化技术在风景园林维护与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在数据采集方面,利用传感器技术,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能够实时获取园林的环境参数。在灌溉系统中,智能灌溉技术根据土壤湿度和气象数据自动调节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实现精准灌溉[1]。
2智能化技术应用的优势
2.1提高管理效率
智能化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并快速做出决策,避免了人工巡查和数据分析的繁琐过程。例如,传统人工巡查一片50公顷的园林区域,需要5名工作人员花费2天的时间,而采用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对整个区域进行监测,数据实时反馈,大幅缩短了信息获取时间,提高了管理效率。
2.2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精准的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水资源、肥料等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智能灌溉系统为例,它根据土壤湿度和植物需水情况进行灌溉,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智能施肥系统可以根据植物的营养需求精准施肥,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降低成本。图1为智能灌溉系统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场景。
2.3提升景观质量
智能化技术在风景园林维护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精准高效地监测园林植物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并识别出植物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病虫害侵袭、营养缺乏等关键情况。一旦发现问题,智能化系统会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有效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显著提升整体景观的质量和观赏性。
3智能化技术在风景园林维护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智能化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类传感器部署在园林各个区域,实时采集环境参数、植物生长数据等。同时,通过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分析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例如,通过分析多年的气象数据和植物生长数据,找出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为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提供依据[2]。
3.2智能灌溉系统
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获取数据,根据植物需水规律和实时环境条件,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调节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在某城市公园应用智能灌溉系统后,与传统灌溉系统对比,相关数据如表1.
3.3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园林植物进行拍照识别,结合大数据分析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实现病虫害的早期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系统立即发出警报,并提供相应的防治建议。
3.4智能照明系统
智能照明系统根据环境光线强度和时间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时间。在园林的主要道路和景观区域设置智能照明设备,不仅能够满足游客夜间游览的需求,还能节约能源。
4工程案例分析:以上海世纪公园为例
4.1项目概况
上海世纪公园占地面积140.3公顷,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园内有大片的草坪、森林、湖泊等多样化景观。随着游客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城市对生态景观要求的提升,传统的维护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公园的发展需求。
4.2智能化技术应用方案
(1)智能监测网络:上海世纪公园部署了超过2000个各类传感器,涵盖温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监测,以及植物生长状态监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均匀地分布在公园的各个区域,平均每700平方米就有一个监测点,以确保全面实时采集数据。
(2)智能灌溉系统:上海世纪公园安装了智能灌溉设备,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数据实时反馈,自动控制灌溉喷头的开启、关闭以及出水量。针对不同植物区域,如草坪、花卉区、乔木区等,设置个性化的灌溉策略。
(3)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上海世纪公园采用了高清摄像头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对公园内植物进行定期拍摄监测。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过往病虫害发生数据,建立病虫害预测模型。一旦监测到病虫害迹象,系统立即向管理部门发送预警信息,并提供针对性地防治方案。
4.3实施效果
(1)资源节约显著:实施智能化管理后,公园灌溉用水相比之前减少了约38%,每年节约水费超过20万元。照明能耗降低了35%,有效节约了电力资源。
(2)管理效率提升:人工巡查工作量减少了约45%,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公园各处情况,快速响应处理各类问题。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了32%,通过及时预警和防治,保障了植物的健康生长。
结论
智能化技术在风景园林维护与管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景观质量。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可以看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推动智能化技术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孟楚琪.智能化水体监控系统在城市风景园林中对鱼类生态的影响[J].中国钓鱼,2024,(12):68-70.
[2]宋爽.基于智慧园林理念的当代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建构研究[D].东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