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为舵杆,引领业务航向,攻坚棉花田管技术瓶颈
贾尔恒·伊力亚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
摘要:新疆自治区厅级行政机关单位的年轻党员干部学历高,但存在实践经验不足、基层经历少、专业知识面不全等问题。通过 “线上与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融合” 的方式,与基层农业农村部门和专业合作社构建实践育人矩阵,培养品牌党员队伍。派遣厅级党员干部下沉蹲点,针对棉花生产难题开展研究,既提升干部业务能力,又为 “新疆棉” 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方案。
重要词:党建、党建促业务、一线练兵、农业技术、棉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兵团工作汇报时提出: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把握政策、推进工作、联系群众的能力。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批示件精神,针对厅直属党支部党员干部学历高、经验少,理论功底好、实践阅历浅,深入基层一线少、专业知识面不全的窘境,组织我支部全体党员干部,赴农业生产第一线,要做到鞋子粘泥、裤腿沾土,重心下移,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的重大科学论断,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既要“身”到基层、更要“心”入基层,了解真实农业生产情况,研究广大农民群众所急、所盼、多愁、所需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三农”和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大本大宗问题。要研究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基层一线、入户走访、微课堂、田间讲座等多种形式,切实保障各项应用技术落实落地;要提高解决基层诉求和生产矛盾的能力,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准广大农牧民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基层的困难,不断增强各族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赢得基层的信任和支持。
1.思路途径
根据四格表分析法得出:
针对年轻党员干部存在四种状态,要针对性提出研究计划,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把每位党员干部根据个人爱好、特长和所需进行针对性培育和培训。
1.1 利用沙湾市双泉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新疆仟朵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有利条件,将我局全体党员干部按照棉花生长和农业生产关键节点下沉蹲点,了解生产情况和棉花长势长相,并与沙湾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织党员技术干部结对子成立科研研究团,根据棉花不同生长阶段和田管关键时节,对北疆棉花保苗难、塑性难等难点、热点问题针对性的进行科研研究。
1.2 通过由我局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和沙湾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党员技术干部带领双泉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新疆仟朵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员一起组建小红帽微服务站,在棉花全生育期内关键节点、时节进行田管农业技术服务,经过现场讲解和集中培训相结合,既提升我局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又及时解决了沙湾市当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为今后“三农”发展提供技术方案。
1.3 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当地群众的所盼、所需,尤其是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和棉花质补等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导向,确立“新型农业中加大技术研发”、“一二三四全产业链新型农业需要技术支持”、“棉花苗期整齐度差、不均匀”、“施肥灌水不精准”、“棉农思路单一,对新知识接受慢,加强用药培训”、“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快速发挥好农业技术人员优势,做好农业技术云服务工程”等若干个研究子题,“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组研究团队分层次、分类别、分岗位进行研究。
2. 具体做法
2.1 建立一个“云党建”平台,解决农业生产中最好“一米”的末梢技术落实难的问题。首次尝试与沙湾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基层党组织与我局党支部练兵联系点试点,通过跟进棉花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技术落实,激发每位党员干部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契合点。
2.2 利用“两个载体”小红帽微服务站和子课题“一对一”、“一对多”的研究团队,进行调查研究、技术服务、入户走访、了解基层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点和核心技术,启发每位党员干部对发现问题的敏锐度、准确度、提高其解决和化解棉花生产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和群众的诉求矛盾。
2.3 通过“三个合作模式”解决机关党员干部没时间下基层和没地方了解农业生产的难题。利用沙湾市双泉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新疆仟朵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有利条件,按照棉花生长和农业生产关键节点下沉蹲点,研究棉花保苗难、塑性难的热点问题。
2.4 通过项目着力解决机关党员干部“四种状态”。将练兵联络共建常态化,通过“一个云党建平台”、“两个载体”、“三种合作模式”来将机关党员干部存在的经验足、理论差;理论高、实践缺;理论差且缺实践经验等三种状态,向理论高、经验足的合格的党员干部发展。为我区“三农”工作顺利发展,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提供理论技术和实践技能。
3. 创新亮点
3.1 坚持从表面现象挖掘根蒂原因。善于掌握棉花生产中新情况、新问题,本着求深求细求准的原则,在掌握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扒开浮萍看水底,努力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症结,找出突破口,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3.2 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综合分析收集的各种情况,剖析调研问题所在的根本,多方求证和多次验证,做到见人见事、判断准确。
3.3 从实际问题推导出解决对策。持着“坐到办公室都是问题,下到基层都是办法”的调研思维,从群众的“只言片语”中把有价值的信息梳理出来,对有疑问的信息及时核实,确保提出的对策精准到位。
总之,我支部开展本次活动以来,在棉花生产优势县市开展耕、种、管、收等关键生产环节技术服务,抓好干播湿出、苗期化调、水肥精准调控、适期打顶、病虫害防控、脱叶剂喷施等增产提质关键技术措施落实,为实现棉花大丰收提供了技术支撑,又把年轻党员干部锻炼成技术过硬、善于作为、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
4. 参考文献
[1] 乡村振兴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实现路径[N]现代农业研究,2024-01-27
[2] 董蓓.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N].光明日报,2023-12-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