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兴业态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适应性挑战与策略研究

作者

郑自涛

宁夏消防救援总队吴忠支队青铜峡大队 宁夏省吴忠市 751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业态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场所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新鲜感,但也给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适应性挑战。本文聚焦新兴业态场所的特点,深入剖析其在消防监督管理方面面临的难题,并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旨在提升消防监督管理的效能,保障新兴业态场所的消防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关键词:新兴业态场所;消防监督管理;适应性挑战;策略

一、引言

在最近几年中,我们见证了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模式的显著升级,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催生了众多新兴的业态形式。例如,密室逃脱、剧本杀、共享办公空间、直播基地等新型场所,它们已经成为人们在休闲娱乐和工作创业方面的新宠。这些场所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空间设计和人员流动特点,为公众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和便利。然而,正是这些特点,也使得它们在消防安全方面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似乎难以完全适应这些新兴业态场所的特殊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加强并创新对这些新兴业态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消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新兴业态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适应性挑战

(一)建筑改造与消防设计的矛盾

在当前社会中,许多新兴的业态场所都是通过在原有的建筑结构上进行改造而创建的。为了适应新的经营需求和商业模式,业主们通常会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工程,这包括但不限于打通原有的空间分隔、增加夹层结构等。然而,在这一改造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了至关重要的消防设计要求,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消防安全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分区的破坏、疏散通道的不畅通等。举个例子,一些密室逃脱场所为了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会将原本宽敞开阔的空间划分成许多狭小的房间,并且这些房间之间的通道设计得曲折复杂。这样的设计在正常运营时可能增加了趣味性,但在紧急情况下,如发生火灾时,却会使得人员疏散变得异常困难,大大增加了安全风险。此外,在改造过程中,对原有消防设施的改动,或者未能按照消防安全规范要求增设必要的消防设施,也会导致这些场所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显著下降,从而对公众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二)消防设施配备与维护的困境

新兴业态场所的功能多样性决定了其消防设施需求的复杂性。不同类型的场所可能需要配备特定的消防设备,如一些电子竞技场馆,由于大量电子设备集中,对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要求较高。然而,部分场所业主对消防设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设施配备上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未按照消防规范要求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消防设施。即便配备了设施,后续的维护管理也不到位。由于缺乏专业的维护人员和定期维护计划,消防设施老化、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火灾发生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三)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与管理的短板

新兴业态场所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且多数未经过系统的消防安全培训。他们对场所内的消防设施使用方法、火灾应急处置流程等了解甚少,在日常工作中难以有效地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同时,消费者在这些场所内的行为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例如,在剧本杀场所,玩家可能因沉浸剧情而忽视消防安全提示,随意丢弃烟头或使用明火道具,增加了火灾风险。而场所管理人员往往更关注经营效益,对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机制。

(四)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不适应

新兴业态场所的快速发展与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反差。一方面,现有的消防法规和标准在某些方面未能及时涵盖新兴业态场所的特殊情况,导致消防监督执法缺乏明确依据。例如,对于一些新型娱乐场所的消防设计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且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消防监督部门在监管力量、技术手段等方面也面临挑战。新兴业态场所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而消防监督人员有限,难以做到全面、深入的日常检查。同时,传统的监督检查方式在面对新兴业态场所的复杂情况时,效率较低,难以精准发现火灾隐患。

三、新兴业态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策略

(一)强化源头管控,规范建筑改造与消防设计

对于利用既有建筑改造为新兴业态场所的项目,消防部门应提前介入,与规划、住建等部门协同作战,严格审查改造方案。要求建设单位提供详细的消防设计图纸,明确防火分区、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设计内容,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对于不符合消防设计要求的方案,坚决不予批准,从源头上杜绝火灾隐患。

在建筑改造施工过程中,消防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重点检查施工是否按照审批通过的消防设计图纸进行,是否存在擅自变更设计、违规施工等行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督促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消防安全标准。

(二)完善消防设施配备与维护机制

消防部门应结合新兴业态场所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消防设施配备指南。例如,对于人员密集的直播基地,除了常规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等设施外,还应配备先进的烟雾感应装置和快速灭火设备。同时,要求场所业主按照指南要求,足额、合规地配备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鼓励场所业主委托专业的消防设施维护公司进行设施维护。维护公司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并做好记录。消防部门加强对维护公司的监管,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对维护工作不到位的公司进行处罚,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三)提升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与管理水平

消防部门联合场所管理方,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法规、消防设施操作、火灾应急处置等。采用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生动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同时,针对消费者,通过在场所内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引导消费者文明、安全消费。

场所管理方要建立健全人员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日常监督考核,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于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对违规操作、忽视消防安全的人员进行处罚,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管理氛围。

(四)创新消防监督管理机制

消防部门应加强对新兴业态场所的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消防法规和标准。明确各类新兴业态场所的消防设计、施工、验收等具体要求,为消防监督执法提供有力依据。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地方性消防管理规定。

加大对消防监督队伍的建设投入,增加监督人员数量,提高人员素质。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监督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执法能力。同时,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消防设施的远程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火灾隐患高风险场所,提高监督检查的精准性和效率。

四、结论

新兴业态场所的蓬勃发展给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适应性挑战,但通过强化源头管控、完善消防设施配备与维护机制、提升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与管理水平以及创新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等策略,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提升新兴业态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在未来,随着新兴业态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也需要持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消防安全形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我们应时刻保持对新兴业态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关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管理策略,为新兴业态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孙岩,字恩泽,徐鹏.浅析消防监督检查中电气设备及线路检查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25,(01):166-168.

[2]李静.消防监督检查中电气设备及线路的检查重点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5,(01):188-190.

[3]库尔班江·热合曼.消防监督检查中电气设备及线路的检查方法研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4,(24):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