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及节能改造案例分析

作者

黄旭

润楹物业服务(成都)有限公司 610000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及节能改造,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阐述当前产业园区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介绍节能改造的关键技术和措施,评估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管理;节能改造;案例分析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备受关注。实现产业园区的综合能源管理及节能改造,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二、产业园区能源管理现状及问题

2.1 能源结构不合理

在当前众多产业园区的能源构成体系中,呈现出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许多产业园区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极高,煤炭作为一种常见的传统能源,在园区的能源消耗占比中占据较大份额,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锅炉供热环节,然而煤炭燃烧过程不仅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还伴随着粉尘、硫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石油同样是产业园区常用的传统能源,主要用于部分工业设备的动力供应,但石油的使用也面临着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2.2 能源管理分散

在产业园区内,能源管理模式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特征。各个企业基于自身的生产运营需求,自行负责能源的采购、分配与使用管理。这种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机制。从能源采购角度来看,各企业单独与能源供应商谈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采购成本相对较高。在能源分配方面,由于缺乏统一调度,部分企业在能源使用高峰期可能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而另一些企业在能源使用低谷期又存在能源浪费现象。

2.3 能源监测与分析不足

部分产业园区在能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短板,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能源监测系统。这使得园区管理者无法实时、准确地掌握各个企业以及不同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情况。缺乏实时监测数据,就难以对能源消耗的变化趋势进行跟踪分析,无法及时发现能源消耗异常的时段和设备。例如,当某台高耗能设备出现故障导致能耗突然增加时,由于没有监测系统的预警,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

三、节能改造关键技术与措施

3.1 余热回收技术

在工业生产进程中,大量的余热会随着废气、废水等形式被排放出去,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能源浪费。余热回收技术便是针对这一问题应运而生。通过安装余热锅炉,能够捕获工业废气中蕴含的热量,将水加热转化为高温高压的蒸汽,这些蒸汽可直接输送至园区的蒸汽管网,用于工业生产流程或是为园区内的建筑供暖。而换热器则可利用废水中的余热,将冷水加热为热水,满足生活热水供应以及部分低温用热需求。如此一来,原本被白白浪费的余热得以有效利用,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对外部能源的依赖程度。

3.2 分布式能源系统

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其独特的能源供应模式,正逐渐成为产业园区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选择。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通过在园区建筑物屋顶、空地等区域铺设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风能则借助风力发电设备,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尤其适用于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燃料,如秸秆、木屑等,通过燃烧或气化等方式产生热能或电能。

3.3 能源管理系统(EMS)

能源管理系统(EMS)犹如产业园区能源管理的 “智慧大脑”。该系统借助各类传感器、智能电表、水表等设备,实时采集园区内各个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数据,包括电力、天然气、水资源等。然后,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先进的算法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能够精准地了解能源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从而实现能源的优化调度。

3.4 设备节能改造

高耗能设备在产业园区的能源消耗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是实现节能的关键环节。高效电机相较于传统电机,采用了更先进的材料和设计工艺,能够有效降低电机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节能变压器则通过优化铁芯材料和绕组结构,减少了变压器在运行时的铁损和铜损,降低了电力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此外,对一些老旧的生产设备,还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步骤,实现设备运行能耗的降低,进而提升整个产业园区的能源利用效率。

四、案例分析

4.1 案例园区简介

某园区作为制造业核心集聚地,汇聚了众多大型企业,每日能源消耗巨大。过去,园区采用的能源管理模式较为传统,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致使能源利用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4.2 节能改造方案实施

·余热回收系统建设:在园区内几家能耗大户企业中,精准布局余热回收装置。这些装置高效运作,能够充分捕捉工业废气中蕴含的大量余热,并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热能,用于园区集中供暖系统。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园区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迈出了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

·分布式能源项目:大力推进太阳能与风能的开发利用,在园区合适区域建设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以及小型风力发电设施。同时,配备先进的储能电池,实现能源的稳定存储与灵活调配。这不仅满足了部分企业日常生产的用电需求,而且显著降低了从电网的购电量,提升了能源自给率。

·能源管理系统部署:精心搭建园区级能源管理系统(EMS),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各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 24 小时实时监测与深度分析。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动态调整能源分配策略,实现能源使用的精细化管控,让每一度电、每一立方米气都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设备节能改造:积极鼓励企业对老旧高耗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一方面,引导企业更换高效节能电机,提高电能转化效率;另一方面,协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全方位降低设备运行能耗。

五、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及节能改造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运用余热回收、分布式能源、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5.2 建议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产业园区开展节能改造,如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技术创新: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新技术、新设备在产业园区的应用。

·合作交流:加强产业园区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分享节能改造经验和技术成果。

·人才培养:培养专业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人才,为产业园区节能改造提供人才保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及节能改造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丙垒. 经济产业园区大规模综合能源站建设研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4):70.

[2]李庆生,周长城,唐学用,等. 产业园区综合能源技术发展方向研究[J]. 南方电网技术,2018,12(3):3-8.

[3]黄彦彰,周宇昊,郑文广,等. 产业园区新型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研究[J]. 发电技术,2021,42(6):73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