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蒋佳佳
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税务风险管理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企业实施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降低税务风险,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纳入合法合规视野。我国目前已进入网络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体现出大数据技术在节约企业资源、提升风险管控水平方面的价值所在。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大数据的本质在于海量数据的集合,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税务风险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动态化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不仅需要识别税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预测以及化解风险,切实降低企业税务风险导致的经济利益损失。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水平提高,应成为企业管理转型中的突出问题。
一、大数据技术融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可增强企业的风险预警能力
企业对于税务风险的预警能力关系到风险管理成效,企业只有具备良好的风险预警能力,才能妥善应对复杂多变的税务风险。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助于企业人员准确把握行业动态、税收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方便企业人员获取税务风险的相关信息[1]。例如在纳税筹划以及税务申报阶段,引进大数据技术既能够降低计算错误的概率,还能支持企业人员准确判断税务风险。在加强税务风险预警的基础上,为企业稳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可节约企业的内部控制资源
在传统的税务风险管理模式下,企业主要采用人工核对数据的方法,导致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投入较高的时间成本与劳动成本。目前企业已经能够突破传统的内部控制模式,通过引进大数据平台来创新税务风险预测手段,以期达到节约企业内部控制资源的良好效果。建立在大数据平台基础上的税务风险管理还能够防范潜在隐患,可帮助企业人员全面梳理相关的历史资料,采用数据挖掘手段提供风险预警的决策支持,实现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目的。
3.可减少企业的经济利润损失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降低经济损失,使得企业人员准确掌握税务风险的发生规律,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税务管理不再局限于事后弥补损失,而是能够提前预测并分析税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指导企业人员合理调整税收规划方案,最终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损失的良好效果。从以上角度来讲,降低税务风险导致的企业效益损失不能够缺少大数据技术的保障[2]。
二、大数据时代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现存问题
1.规章制度问题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亟待完善,缺少规章制度支撑的税务风险管理很难实现预期效果,并容易导致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大量出现。在目前的状况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制度缺陷仍然普遍存在,不利于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水平的提高。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很多企业未能及时更新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规定,就会造成企业规章制度的滞后。缺少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还会埋下企业经济损失的隐患,导致企业在缺少科学预测的情况下遭受重大损失。
2.业务能力问题
企业人员的业务素养直接关系到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落实,现阶段的某些企业缺少实践型与应用型人才,就会不利于企业深入推进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例如,一部分中小企业长期实施“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层忽视大数据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企业人员对于网络大数据技术未能积极接受。企业人员在追求经济利润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合法合规经营的重要地位,缺少税务风险意识的企业人员就会很难察觉安全隐患因素[3]。此外,某些企业人员没有准确解读国家税收政策以及相关法律规范,企业人员在税务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缓慢的更新速度,企业管理层忽视税务风险管理领域的企业文化建设。
3.技术手段问题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需要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忽视引进大数据技术就会不利于税务风险预警的精准程度提高,还会造成企业漏报纳税项目等后果。当前时期的某些企业忽视网络数据库的技术推广,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客观上增加了税务风险的发生率。忽视技术创新还会增加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不利于各部门展开密切的衔接与配合。一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网络数据库以及人工智能模型,但是企业人员并未定期更新数据库中的关键信息,导致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滞后性。企业人员忽视对于网络数据库进行定期扫描、杀毒等工作,有可能造成企业的商业机密泄露,增加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与损失。
三、大数据时代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1.健全机制,调整观念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地位更加突出,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的重要前提就在于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相关岗位人员的职责与权限。企业管理层以及企业员工都需要在根本上转变观念,做到深刻认识税务风险防范的意义,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建立灵活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提升税务风险防范的实施成效。例如在政府部门颁布与实施全新税收政策的情况下,企业人员对此应当引发重视,通过建构模型等方法来评估全新税收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潜在影响。各行业企业还要主动沟通税务机关,促使企业人员自觉配合税务机关开展有关工作,并根据税收政策变化来调整企业的内部控制方案[4]。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风险预测工作,重点在于转变企业人员的思维方式,使得企业人员都能够积极学习、正确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营造重视税务风险管理的环境。
2.加强培训,注重激励
加强企业人才培训有助于突破传统的税务风险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层只有充分重视员工培训以及人才引进,才能不断壮大企业的人才队伍。重视企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手段采用,关键在于拓宽人才晋升渠道,管理层有必要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晋升空间,以此彰显人才激励手段的良好成效。企业管理人员还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促使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具备更好的软硬件设施。企业管理层应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定期维护网络数据库,及时察觉数据安全隐患,妥善应对复杂的企业税务风险。
3.深挖数据,整合资源
大数据环境下的各行业企业都要重视数据挖掘工作,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深挖数据资源的价值,以期为税务风险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网络数据库,将其作为企业税务申报、风险预警、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平台。建构人工智能模型用于预测企业的税务风险,做到全面识别潜在的税务风险因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做法予以应对。企业人员还要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评估税务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税务风险因素更加多样。企业只有通过加大税务风险的防控力度,才能够在根本上解决税务风险问题。企业应准确把握大数据背景下的市场发展变化规律,重视税务风险管理中的技术手段创新,在深度挖掘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部门协作,有效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程江蓉.大数据时代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品牌与防伪,2024(11):80-82.
[2]孙玉涛.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财会学习,2024(32):143-145.
[3]马青.大数据时代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及税务风险防控[J].纳税,2023,17(36):43-45.
[4]黄亚男,卞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34):102-104.
【作者简介】蒋佳佳(1986.06-),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本科学历,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财务工作人员,主要研究方向:税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