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作者

包爱珍 张自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832000 昌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831100

引言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使用科学方法调节教学策略。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师要主动担负起德育责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的价值

1.1 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三观”

将德育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有效的途径。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对学生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与责任感的养成,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通过具体案例及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德育的密切联系。如教师可运用数学的比例与概率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公平、公正等道德观念;通过对数学家事迹的解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社会责任感。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做一个品德高尚、责任感强的人才。

1.2 有利于突出数学的人文特色

将德育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又有利于突出数学学科的人文特色。由于数学这门学科逻辑严密、计算准确,往往会使人们误认为这门课程偏理性,但实际上,数学同样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深厚的人文价值,比如数学发展史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可通过讲述数学家们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与他们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些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家的睿智与胆识,进而对数学这门学科倍加尊重与重视。数学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又是它人文特色的一个重要表现。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图形等有其特殊的审美价值,它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现了自然界的法则与秩序,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通过指导学生鉴赏数学美学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同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有创意、有美感的数学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此外,数学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以及社会意义。数学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经济和金融等领域,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指导学生理解其应用领域与社会价值,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同时,教师可将社会热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神奇与魅力。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2.1 教师示范引领,重视德育渗透

小学生处于模仿阶段,具有向师性的心理特点,教师的形象与品质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理解德育的关键性,梳理德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重视德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价值,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自身美好的品德,承担起数学德育的责任。教师规范自身言行、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丰富的学识熏陶学生,以良好品行引领学生,让学生产生敬佩之情。教师要多参加培训和教学研究,与同行讨论交流,借鉴德育渗透的案例。教师起表率作用,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在明晰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基础上,巧妙地开展数学教学,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解题思路清晰,通过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引导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求索的精神。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强调成员间相互支持与协作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打破传统单向传授模式,使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领导者或是参与者,在不同角色中体验责任与贡献的意义。而且,合作学习还能够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让他们学会如何有效沟通交流、合理分工合作,进而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构建和谐班级氛围,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社交技巧和社会适应能力。

2.3 收集历史故事,陶冶学生情操

数学是人们结合生活实际需求不断钻研形成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每一个观点都是数学家精心钻研后得出的,因此,教师可以探索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历史意蕴,通过讲故事、分析趣题等方式,让学生感知数学家钻研知识时坚持不懈的精神,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让其以数学家为榜样,在学习中懂得刻苦钻研,面对困难时不轻易说放弃。如此一来,数学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促进其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2.4 聚焦实践,能力共生

数学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德育所展现的科学价值观、道德原则,也在生活中处处影响着人们.教师不应再停步于完全的课本教学,而应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聚焦实践应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品质共生.对此,教师可以围绕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渗透德育元素,开展综合实践教学。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德育元素,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教师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开展协作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领悟数学的实际意义,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勇于创新,强调规则意识,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公平竞争观念,并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这些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培养优秀的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终身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穆耕森.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探究[J].江苏教育,2021(2).

[2]张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