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王石光
瑞盈京都建筑工程管理(四川)有限公司 610036
1 无人机技术概述
无人机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科技,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它集成了航空摄影、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等多种高科技元素。无人机系统通常由飞行平台、传感器设备以及地面控制系统组成。飞行平台负责携带各类传感器完成特定任务,而这些传感器则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详细信息。地面控制站则对整个飞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无人机技术以其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尤其在测绘工程中,无人机技术凭借其高分辨率影像采集能力,使得复杂地形的精细描绘成为可能。
2 无人机技术优势
2.1 扩大测量范围
无人机能够在人类难以到达或危险环境中执行任务,极大地扩展了测量作业的地理覆盖范围。例如,在山区或森林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传统测量手段往往受限于物理条件,而无人机则不受此限制,可以轻松穿越障碍物,实现全方位的数据采集。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确保了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2 提高地形测量安全性
利用无人机进行地形测量时,工作人员无需直接进入潜在危险区域,从而大幅降低了人身安全风险。特别是在地质灾害频发区或军事敏感地带,无人机提供了一种无接触式的解决方案,既能保证人员安全,又能高效完成测量任务。
2.3 降低成本投放
相比传统的载人飞机或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具有更低的操作成本。由于其体积小、维护简单,因此无论是采购还是运行费用都相对较低。此外,无人机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飞行路线和时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3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
3.1 像控点布设
无人机在像控点布设过程中,主要依靠高精度的 GNSS 定位系统和地面控制设备实现自动飞行与精准落点。操作人员根据测区范围和地形特征规划飞行航线,并设定像控点的具体位置。无人机按照预设路径飞行,在指定坐标点悬停并拍摄标记图像,或通过搭载 RTK 模块实现厘米级定位,确保每个像控点的空间位置准确无误。传统方式中,像控点需要人工实地布设,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受到环境限制。而无人机可以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尤其适用于丘陵、水域或植被密集地区,减少人力投入的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
3.2 数据收集
无人机在测绘工程中的数据收集主要依赖于多光谱相机、激光雷达、倾斜摄影镜头等传感器设备。这些设备在飞行过程中持续采集地表影像及三维点云数据,形成高分辨率、高密度的数据集。相比传统测量手段,无人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全面的地物信息,尤其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和城市实景建模。飞行高度通常控制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以保证影像清晰度和重叠率符合空三匹配要求。采集后的原始数据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拼接、校正与优化,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正射影像图(DOM),为土地管理、灾害评估和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
3.3 三角加密
三角加密是无人机航测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用于建立影像之间的几何关系并恢复目标区域的三维结构。该过程通常基于空中三角测量原理,利用影像间的重叠区域进行特征匹配与坐标计算。无人机采集的大量航片经过内定向、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处理后,构建出稀疏点云和影像连接关系。随后,通过光束法平差算法对所有观测值进行联合解算,提高整体网形的几何稳定性和空间精度。三角加密的结果为后续密集匹配和三
维建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4 补测操作技术
在实际测绘作业中,由于天气变化、遮挡干扰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可能导致部分区域数据缺失或质量不佳。此时,无人机的补测功能展现出独特优势。操作人员可根据初步处理结果识别问题区域,重新规划局部飞行任务,仅对特定区域进行补充拍摄。这种方式避免了重复全覆盖飞行,节省时间和资源。无人机具备灵活机动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小范围补测,且飞行参数可根据现场条件动态调整,如降低飞行高度以获取更高分辨率影像,或改变航向角以增强影像重叠度。补测数据经融合处理后,可无缝集成至原有数据集中,提升整体成果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3.5 海岸线地形测量
海岸线地形具有动态变化快、地貌类型多样、潮汐影响显著等特点,传统测量方法难以满足高频次、高精度监测需求。无人机凭借其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此类环境中展现出良好应用效果。无人机可在低空沿岸飞行,实时获取滩涂、礁石、沙洲等地貌细节,并通过多期影像对比分析海岸侵蚀或沉积情况。搭载合成孔径雷达或热红外传感器的无人机还能穿透雾气和水体,获取水下地形和浅海地貌信息。对于潮间带等受潮汐影响明显的区域,可通过定时飞行捕捉不同水位状态下的地形特征,进而模拟潮汐变化对海岸线的影响。
3.6 城市规划测量
在城市规划领域,无人机测绘技术已成为获取城市空间信息的重要工具。其高分辨率影像和三维建模能力,可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布局以及绿地系统设计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通过定期航拍,可记录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建筑变化、用地扩展和景观演变趋势,辅助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无人机特别适合在高层建筑密集区域开展倾斜摄影测量,生成逼真的三维城市模型,用于日照分析、视线通视性评估等专项研究。此外,无人机还可用于监测违建行为、评估绿化覆盖率、统计建筑密度等日常管理工作。其快速部署能力和低成本特性,使得城市管理部门能够以更高的频率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3.7 矿山测量
矿山测量工作涉及矿产储量估算、采场边界划定、沉降监测等多个方面,对测量精度和安全性要求较高。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依赖人工巡检和定点测量的方式,实现了矿区全域覆盖式测绘。通过搭载多光谱相机或激光雷达,无人机可快速获取矿区地形地貌、开采面形态及堆料体积等关键信息。结合倾斜摄影建模技术,可生成矿区三维实景模型,用于采掘计划制定和爆破设计。在露天矿中,无人机可用于监测边坡稳定性,识别潜在滑坡风险;在地下矿井中,则可通过搭载避障系统进入危险区域进行塌陷调查。此外,无人机还可定期飞行采集数据,跟踪矿区生态恢复进展,评估复垦效果。
结束语
无人机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测绘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扩大测量范围到提高操作安全性,再到降低项目成本,无人机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无论是在像控点布设、数据收集,还是在三角加密、补测操作等方面,无人机均展示了卓越的能力。同时,它在海岸线地形测量、城市规划测量以及矿山测量等领域的应用,也证明了其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实用性。无人机技术正在逐步改变测绘行业的面貌,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无人机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 郭立超.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9)
[2]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实践[J]. 王海涛.冶金管理,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