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前置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路径
周星羽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935
前言:在社会转型且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正承受着学业压力、人际交往以及职业规划等诸多挑战,心理健康问题越发严重。心理健康前置干预提倡把工作重点提前到风险源头,通过预防性指导并结合早期介入方式解决问题,以此守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将结合辅导员工作中的实际案例,探讨心理健康前置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路径,以期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1 心理健康前置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前置教育属于一种新颖的教育观念及操作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冲破传统“事后补救”式心理健康干预的局限性,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融入学生发展的全部生命历程中。该教育理念汇集了众多教育办法和技术手段,包含心理健康知识流传、心理素质塑造以及行为技能练习等,目的是全方位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预防出现心理问题。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状况十分关键。此时他们需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环境适应、生活自主性提升以及学习方式向多样化转变等任务,上述转变带来的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化解或者科学处理,易引发心理问题。良好心理素质不仅是学业成功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是激发其潜能、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的重要保证。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选择[1]。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实践案例分析
3.1 AI 心理危机预警
依靠人工智能(AI)的心理危机预估系统可凭借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展开深入挖掘并解析。此系统把学生日常行为路线、心理测评结果等多种信息汇总在一起,通过细致的数据处理步骤达成高效的数据融合。其主要功能为准确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促使心理健康管理由被动干涉转向主动预防,给辅导员制订科学而符合个性的干涉计划给予可靠的数据支撑[2]。
某高校辅导员在新生入学之初,依靠学校自主研发的 AI 心理评价平台,针对全部新生展开心理健康筛查,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后,系统向辅导员推送预警信息,显示学生小王(化名)有着较高的抑郁风险,于是辅导员开始启动个体访谈程序,探寻其心理困扰根源。通过谈话了解到小王由于高考失利陷入了自我怀疑,又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变化,进而诱发了心理问题。辅导员为有效应对这种情况,便采取了多种干预手段,一方面定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助力其重新树立信心;另一方面让小王运用校内心理咨询服务资源,让专业教师给予其个性化辅导。通过长时间的追踪和帮扶,小王的心理状况逐渐好转,抑郁分数明显下降。这个案例显示出,使用 AI 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既能帮助辅导员快速找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又完善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干预和精确管理方式。
3.2 大思政协同育人
大思政协同育人模式致力于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靠系统理论引领,帮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解决个体在情绪、压力应对等实际操作层面的需求,两者互相配合,在认识和感情层面一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和针对性。
在某高校中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无动力、没有集体归属感的困境,辅导员联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开展协同育人,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结合起来。通过“理想信念”专题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及生涯规划迷茫的现象,设置具体目标让学生树立职业愿景。同时,利用“集体主义”模块着重探究人际冲突、合作心理等心理机制,旨在培养服务与合作的精神。此外,辅导员还开展了“凝聚青春力量,共筑美好未来”主题班会,安排团队互动游戏和经验分享环节,以此引导学生感悟到团队合作的可贵之处以及优点。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出,此种方式提升了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并加强了班级内部向心力,体现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全面成长起到的关键作用。
3.3 价值观纠偏干预
大学期间学生会受到多种文化背景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产生认识偏差,辅导员可开展价值观重建计划,依靠早期预警系统识别学生的潜在思想趋向,采用正面引导、案例剖析、榜样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完善的价值观体系,在做出决策时保障社会主流价值与个人长远发展之间的平衡性。
某高校辅导员察觉到学生小李(化名)有网络赌博行为后,同其展开深入交谈,全方位地掌握了其涉赌的原因及其心理状况,之后列举了很多因赌博引发家庭破裂、学业荒废的真实案例,让小李认识到赌博的危害。同时,辅导员安排了一位曾经成功戒掉赌博并取得个人发展的校友同小李交流,给其树立正面榜样。此外,辅导员还让小李参加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在助人的过程中领悟奉献意义。经过持续的引导和支持,小李逐渐摆脱了赌博恶习,回归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轨迹,其核心价值观也得到了有效重塑。
结束语:总之,高校心理健康前置教育对预防化解心理危机,助推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从辅导员实际工作情况出发探讨 AI 心理预警系统应用、大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以及价值观引导的干预举措等实际教育方法,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前置教育能够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整合各方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新程.高职院校前置主动式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的构建与策略[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5,(01):66-70.
[2]李爽.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新生适应性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08):87-89.
作者简介:周星羽(1998.3-)女,汉族,人,硕士,研究方向:辅导员方向(人工智能大学生心理危机辅导员干预策略、“大思政”协同育人、青少年价值观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