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地产项目施工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节点强化研究

作者

王善彤

山东省泰安市嘉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凭借绿色环保、施工高效的优势,已成为房地产项目建设的重要方向,而构件连接节点作为建筑结构的“ 薄弱环节” ,其性能缺陷可能引发整体结构安全风险。当前部分房地产项目施工中,连接节点常因施工工艺不规范、材料性能不达标等问题,出现开裂、渗漏等隐患,不仅影响建筑使用功能,还制约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因此,深入探究连接节点的强化路径,解决施工中的核心技术问题,对提升房地产项目施工质量、保障建筑长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房地产项目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节点施工现存问题

在房地产项目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中,构件连接节点作为结构传力与整体稳定性的关键载体,其施工环节易受设计、材料、工艺等多因素影响,暴露出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威胁建筑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从拼接精度控制层面来看,连接节点的施工精度是保障构件协同工作的基础,当前施工中常存在构件定位偏差与接口匹配度不足的问题。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后,经运输、吊装至施工场地时,易因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吊装机械的运行误差,导致构件预留钢筋位置偏移、灌浆套筒接口平整度超标;同时,施工现场的基层标高控制不到位、测量放线仪器校准不及时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构件拼接时的轴线偏差,使得节点处出现缝隙或受力不均,为后续结构变形埋下隐患。这种精度偏差不仅影响节点的力学传递效率,还会增加后续灌浆、密封等工序的施工难度,甚至需对构件进行二次切割或调整,延误施工周期。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质量验收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存在标准分散、指标不统一、验收方法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1]。

在力学性能保障方面,连接节点的抗剪、抗扭及抗拉性能不足是突出问题,直接制约结构的承载能力。部分项目在施工中,为追求进度而简化节点构造施工流程,如套筒灌浆时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分层灌浆、振捣不充分,导致灌浆料内部出现空洞或密实度不足,削弱节点的抗剪能力;浆锚搭接连接中,预留孔道的清理不彻底,残留的杂物影响灌浆料与钢筋的粘结强度,降低节点的抗拉性能;预制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组成,其在装饰装修领域的创新应用对提升建筑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装饰装修存在施工工序复杂、现场湿作业多、材料损耗大等问题[2]。

二、房地产项目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节点强化技术方案设计

在节点构造优化设计方面,需结合不同连接形式的受力特性,通过结构拓扑调整增强节点传力效率与抗变形能力。对于套筒灌浆连接节点,可采用“ 变径套筒+环形肋槽” 复合构造,在套筒内壁设置环形肋槽以增加灌浆料与套筒的粘结面积,同时将套筒两端设计为渐变径结构,减少钢筋插入时的定位偏差,确保钢筋与灌浆料的有效锚固;针对浆锚搭接连接节点,优化预留孔道的截面形态,将传统圆形孔道改为梅花形孔道,配合孔道内壁的螺旋凸纹,提升灌浆料的握裹力,同时在孔道两端设置密封挡圈,避免灌浆过程中浆料流失;螺栓连接节点则引入“ 双螺母防松 + 耳板加强” 构造,在螺栓尾部设置防松螺母并采用点焊固定,同时在构件连接接触面增设加强耳板,通过耳板与构件的满焊连接,分散螺栓受力,避免节点局部应力集中[3]。

材料性能提升是节点强化的关键支撑,需针对灌浆料、密封材料、连接钢材三类核心材料进行专项升级。灌浆料方面,研发“ 超细掺合料+改性外加剂” 复合型高性能灌浆料,通过掺入纳米级硅灰与超细矿渣粉优化颗粒级配,降低浆料泌水率与收缩率,同时添加聚羧酸系改性外加剂提升浆料流动性与早期强度,确保灌浆料在低温、高湿等复杂环境下仍能达到设计强度,且具备优异的抗冻性与抗渗性。

施工工艺改进需围绕精度控制、力学性能保障、密封防水三个关键环节,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与质量控制要点。在精度控制工艺上,引入“ 三维激光扫描+BIM 预拼装” 协同技术,在构件出厂前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构件实际尺寸数据,导入BIM 模型进行虚拟预拼装,提前排查节点接口匹配偏差并进行工厂修正;现场安装时,采用“ 全站仪定位+液压调平” 系统,以建筑轴线为基准建立三维坐标体系,通过全站仪实时监测构件位置偏差,配合液压调平装置对构件进行微幅调整,确保节点拼接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三、房地产项目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节点强化效果评估

房地产项目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节点强化效果评估,需构建多维度检测体系,通过专业测试手段与量化指标,验证强化技术方案的有效性,为节点施工质量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力学性能评估聚焦节点承载能力与抗变形能力,采用静力加载试验与动力特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静力加载试验中,按设计荷载等级对强化节点施加轴向压力、水平剪力及扭矩,通过位移计、应变片实时监测节点变形量与应力分布,判断节点是否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且在极限荷载下是否呈现延性破坏特征,避免脆性断裂风险。动力特性测试借助振动测试仪器,采集节点在不同激励条件下的固有频率、阻尼比等参数,对比强化前后节点刚度变化,评估强化方案对节点抗振性能的提升效果。

密封防水性能评估通过模拟实际服役环境的水侵蚀场景实施,核心包括水压试验与抗渗性能检测。水压试验时,对节点拼接缝隙区域施加规定压力的水荷载,持续观察设定时长内是否出现渗漏,同时采用渗水高度法测量可能存在的微量渗水情况。抗渗性能检测通过取样分析节点密封层的渗透系数,结合环境湿度、温度变化模拟加速老化试验,验证密封材料在长期使用中的抗老化性能与密封性保持能力,确保节点在复杂气候条件下有效阻隔水渗透。

结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节点强化研究,精准聚焦房地产项目施工中的核心痛点,通过系统分析节点现存问题、设计针对性强化技术方案并建立效果评估体系,有效破解了连接节点性能不足的难题。研究不仅为提升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提供了可行路径,还为房地产项目施工提供了科学的质量管控方法,助力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安全与施工效率上实现双重提升。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迭代,连接节点强化研究将为房地产行业绿色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动力,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实现更高质量的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关键.装配式建筑构件质量验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5,15(23):134-138.

[2]王鲁.预制构件在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中的创新应用[J].建设科技,2025,(15):91-93.

[3]雷杨.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测算模型研究[J].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025,(08):19-21.